陳峰快馬加鞭直奔老鷹堡,既然是跑,就要抓緊時間,走最近的路。來的這條路,最近!而且沒有亂兵,其他路線,多半到處都是西域潰兵。
陳峰也不惜馬,一路狂奔,到了老鷹堡,留守元軍騎兵趕緊過來,幫著陳峰換兩匹馬,陳峰也不停留,立馬下山。再遇大隊遺留在此處的馬匹,又從留守騎兵那里牽走三匹空馬。一人五騎,陳峰暗暗自得,陳大官人的控馬技術,是突飛猛進啊!
大王子窩闊臺這仗,打得輕松!哲別馬隊還在整隊之時。騎士團果斷撤兵,重甲在后護衛,步兵長槍兵,長弓兵列隊在后掩護,輕騎兵兩翼協防。橫向一側撤退,這樣有組織的收縮防御撤退,如果硬攻,自己也會有所損失。
想到要急著回去坐金帳天可汗位置。就舍不得為出一口惡氣,損失時間,損失一些人馬。既然你敗退,那就窮寇莫追,罷了!
騎士團因此全身而退。
打掃收拾戰場!處理戰友尸體,然后重新扎營布防。
晚間喝慶功酒時,窩闊臺問起哲別何以神兵天降?哲別說完來龍去脈,大王子立馬就要召見陳峰,才知陳峰差不多在三四個時辰以前就離開了。
大王子一臉悻悻,沖著哲別道“放虎歸山!將來元軍南下!此人必成禍端!”
哲別臉上無奈“出發時,四王子承諾,此事一了,放他自由。我等不敢違令。不敢阻他。”心里也在幽怨“我又何嘗不是,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哲別率軍,解救了自己,大王子窩闊臺也只有,一聲嘆息,說不出什么。但他還是,吩咐人,給京都發了一封鷹信。
第二天,京都城守將布日固德收到鷹信,上書我已返程,截住陳峰。
布日固德思索一番,回信道四王子已出發金帳,陳峰持金令箭,京都城守將布日固德截不住。
脫脫哈臨走已經發言,此事一了,陳峰來去自由。所以脫脫哈不在京都,元國就沒人有資格,截住手持金令箭的陳峰。
大王子窩闊臺這才死心。不再牽掛陳峰。
陳峰西征出發之前,他就找哲別給他找來地圖,也就是宋,齊,元,西域這一范圍。再遠的,哲別也沒有。
地圖輸入光影儀,又有定位坐標,陳峰一路無驚無險,返回到元國。他沒有走京都,而是憑著金令箭,直接穿過元國南下,這里有條路,可以直抵潛山關!當初,陳峰就是從另一條路遇到秦清,一路到潛山關。眼下這條,就是元國到潛山關的路。
關于元國金令箭,四王子脫脫哈每發一支王命金令箭,就會給自己直接管轄地區,頒發圖形樣本。
比如,發給陳峰這枚,元國各地會收到圖形樣本,上面詳細記錄,令箭持有人,陳峰,前鋒將領,二十歲,外貌描述等。
令箭作用,指揮三萬數騎兵。當時哲別領軍,陳峰前鋒大將,算副職。也算是領軍三萬,給足陳峰面子。這令箭當然不能調兵,調兵還要王宮其他手諭或者類似圣旨之類。
守城元軍將官一看陳峰金令箭,對比一下描述,再把金令箭兩邊抹上油墨,像蓋章那樣蓋一下,對比圖形樣本拓印上的花紋,圖案。無誤,就確認這真是大將陳峰。
能指揮三萬騎兵的年輕大將,自然不是等閑,人家又沒有其他要求,僅僅是,過路而已。所以元國城池守將,都是一路陪笑恭送。
如此順利,陳峰也就不在意他帶有長弓。哲別的三石重弓,火力猛!還有情義,他也舍不得丟,肯定要帶回家。之所以選擇潛山關,也是因為這里有熟人,帶過國境線,有熟人免得麻煩。當初殺齊軍八騎兵,都是棄了兵器,只牽馬走。就是因為沒熟人,怕進宋國,有麻煩。
此番進了宋國以后,請潛山關出個證明,就能把長弓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