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尋縣。 銅鑼一敲吸引眾多人的注意力,這敲銅鑼的還是縣衙的衙役,路過的百姓看了好奇又不敢上前去看,生怕惹怒官爺沒好果子吃。 盡管出來的都是衙役屬于在縣衙里地位最低的老百姓依舊不敢惹。 劉主薄見狀只能拉著關(guān)縣丞出來。 “諸位,我姓劉是縣衙里的主簿,旁邊這位是關(guān)縣丞。” 剛剛自我介紹完畢劉主薄正想繼續(xù)說些什么,面前的百姓就烏泱泱全跪下了。 “草民拜見幾位大人。” 劉主薄:“……” 在一旁當(dāng)擺設(shè)的關(guān)縣丞:“……” 倒也不必行此大禮,他們不是出來耍官威的,是來辦正事的。 心里不贊同歸不贊同,縣令大人的吩咐他們哪敢不聽。 “諸位快快請起,我們之所以出來是有事要同大家說,大家不用這么拘謹(jǐn)。”劉主薄急的不行,要是這個場面讓馬策看到免不了還以為是他們在賣弄自己的身份,而且這里還是縣衙門口,跪這么多人在這里不知道的還以為發(fā)生什么大事了呢。 到時候事情鬧大,他就是百口莫辯了。 百姓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起身,一個兩個都低著頭不敢看劉主薄他們,說是不拘謹(jǐn),實際上他們渾身上下都透露著拘謹(jǐn)二字。 今天是大集,張二牛和張老漢也來縣里賣些自家編的筐,這些東西有點手藝的人都會做賣不出什么錢,可在家閑著也不是辦法,父子倆一有空就編筐,就指望這些能掙點銅板貼補家用。 家里窮的揭不開鍋了,總要找點活干。 都說縣里活多能掙點銅板,可他們這些鄉(xiāng)下來的只會干些力氣活,活攏共就那么多,有點關(guān)系的人早就去干了,只剩下他們這些沒關(guān)系沒門路的人去到哪里都是被拒絕。 今天生意稍微好點,總共賣出去六個筐掙了六文錢,張老漢和張二牛趕緊貼身藏好生怕被人摸了去,兩人肚子餓的咕咕叫也舍不得買個包子填肚子。 素包子一文錢一個也吃不飽,他們寧愿忍著回家多喝點水填飽肚子。 “爹,那邊好多人,他們干啥呢?”張二牛扯著張老漢的衣服問道,他就算是踮腳伸長脖子也看不清那邊到底在干什么。 張老漢一巴掌把張二牛的手拍掉,粗聲粗氣道:“別人的事你少管,你管人家那么多事作甚,早點回家多干點活才是正事。” 今天的筐賣的好,張老漢想多編幾個等下一次大集的時候拿出來賣,這也算是家里的一個進項。 雖然少是少了點,可攢攢總會變多的。 家里還是以田地為主,那才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根本,過陣子就要翻地了沒那么多空余時間砍竹子編筐,趁著現(xiàn)在還有時間他不想浪費。 “爹,咱就過去看兩眼也不耗費什么時間,筐能掙幾個錢,家里還有幾個呢,我們只要再湊幾個就夠數(shù)了,下次大集還有好幾天呢,不著急。”張二牛心大著呢,他依舊不死心,好不容易來縣上一趟他也想湊湊熱鬧。 來都來了,回去那么早干嘛。 筐他早就編膩了。 “你這不爭氣的玩意。”張老漢不滿道,他現(xiàn)在恨不得給張二牛來一腳。 “別罵我了,爹,那里好像是縣衙門口,準(zhǔn)有大事發(fā)生不然不會有這么多人在,咱快去看。”張二牛激動道。 最終,張老漢還是妥協(xié)了。 看就看吧,反正家里這頭倔牛他也拉不回來。 本以為就是湊個熱鬧,等到最后父子倆臉色越來越凝重,他們是真沒想到這事跟他們也有關(guān)系。 劉主薄說的口干舌燥,那些百姓太多問題了他都解答不過來,有的時候他講一遍還不行,有的人好像根本沒有理解能力,他是掰開揉碎的講有的人還是不能理解。 “關(guān)大人,我不行了,你來同大伙仔細說說。”劉主薄把這個艱巨的任務(wù)直接丟給關(guān)縣丞,
第422章 湊熱鬧(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