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兵權(quán),但已暗中蓄養(yǎng)刺客多時。
一旦楚王駕崩,他必定會率先入宮,奪取政權(quán),甚至可能為了滅口而對相國不利呀。
這便是相國所說的不期而至的禍!”
春申君皺眉沉思,隨后問道:“那么,不期而至的人又是誰呢?”
朱英看著他,沉聲道:“是屬下,如果相國任命我為郎中,一旦楚王去世。
我必定在李園之前入宮,替相國除掉他,以絕后患!”
春申君聽后,卻搖了搖頭,呵斥道:“我不能這樣做,李園的權(quán)力不大,我一直視他為友。
況且李園不是你說的,他絕不會做這種事,事情也不會發(fā)展到那種地步!”
朱英聽后,知道自己的進言并未被接受,于是也不再多言。
在朱英的心中,有一個決定正在慢慢成形,他可不想當犧牲品。
他瞥了一眼窗外的月光,映照出春申君府邸那莊嚴肅穆的輪廓。
春申君對李園的盲目信任,就像那明月下的陰影,讓他感覺到了即將到來的危險。
他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動,他的末日也將如春申君一般。
在朱英的眼中,春申君曾經(jīng)是個能屈能伸的英雄,他善于傾聽,明智而果斷。
但現(xiàn)在的春申君,已經(jīng)被李園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變得盲目而脆弱。
朱英知道,春申君的未來,注定是一場悲劇。
“不是我要走!”
朱英心中默念。
“而是這春申君,已經(jīng)被李園迷惑,甚至不愿去看清李園的真面目!”
朱英知道,李園是那種瑕眥必報的人,一旦春申君失勢,他們這些親近的人,必將遭到清算。
他轉(zhuǎn)身離開,每一步都沉重而堅定。
走到門口時,他回頭望了一眼那座曾經(jīng)繁華的府邸,心中涌上一股復(fù)雜的情緒。
他嘆息:“春申君啊春申君,你曾經(jīng)的英勇和智慧,都去哪里了?”
朱英的決定并非輕率,他身后的趙高和六劍奴都是他的親信,他們的命運也緊緊綁在一起。
他們不能坐視春申君的墮落,也不能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我們接下來要去哪里?”趙高問道。
朱英的目光堅定而深邃:“我們不能在楚國待下去了。
現(xiàn)在的七國中,秦國和趙國最為強大。所以,我們有兩個選擇:
一是去趙國投奔郭開,他是趙悼襄王的寵臣,正在廣納賢才;
二是去秦國投奔長公子扶蘇,他深受秦王寵愛,而且手下缺乏得力助手!”
趙高沉思片刻:“如果非要這二者選其一的話,我認為我們應(yīng)該投奔秦國的長公子扶蘇。
秦國現(xiàn)在正是鼎盛時期,而且扶蘇作為長公子,將來的政治地位無可限量。
趙國不適合去,而且郭開最多只是個寵臣,沒有前途,如果扶蘇公子不愿意收留我等,再投奔其他公子就好!”
朱英點頭表示同意:“事不宜遲,趙高你找個時間,派一名劍客去找公子扶蘇看看他愿不愿意接納我們!”
他們的決定并非輕率之舉,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大秦之迎娶諸子百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