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政委說的老地方就在一中和武裝部后門的角落里,宜惠渠邊上。宜惠渠流經(jīng)一中時,在靠一中的這一邊,一中后勤部用水泥鋪了一條長長的三級臺階。方便一中廚房洗菜,洗其他雜物。也方便學生洗衣服,吃飯時洗碗。一中的廚房,就在宜惠渠邊上圍墻內(nèi),和宜惠渠中間只隔著一條小路。后勤部在這一段圍墻開了一個大門。給學生,校工帶來很多方便。
不知什么時候,這地方被旁邊一家農(nóng)戶看上了,他在一中靠近武裝部的角落開了家賣菜的小炒店,專門賣菜給一中的學生吃。只做中午和傍晚的兩餐,學生吃完飯也就沒生意了。
有一天傍晚,徐政委和元慶散步路過這里時,看到小店門口還有剩下不多的辣椒炒肉,香噴噴油滋滋的辣椒炒肉很誘人,又見店里面老板在獨自喝著啤酒。徐政委不由問道,"老哥,你這辣椒炒肉賣給學生吃的,這下學生都吃完了,賣點給我們吧。"
老板說,"你要吃拿什么東西裝回去吧。等下我們也是倒了,留到明天會餿了,吃壞學生那是造孽。"
"我們就在這里吃,你里面還有酒嗎?等下一起給錢你。"
"啤酒不多,還有三瓶,燒酒有,我自家吊的。"
兩個人進去,店老板把剛才自己坐的桌子讓出來,這也是這個小店唯一的一張桌子。徐政委說,"給我們先來六兩燒酒吧,辣椒炒肉來一碗。"接著又問,"老哥你貴姓,就這里人嗎?
"我姓邱,就這里人。"
老邱給他們端了滿滿一碗辣椒炒肉,拿兩個大碗倒了兩個大半碗燒酒說,我這里還從來沒有客人來,菜是多余的菜,酒是自己吊的酒。今天就算我請你們了。"
喝完后徐政委給了老邱五塊錢,一個堅持要給,一個堅決不收。徐政委沒辦法,說,"老邱你做菜味道很好,辣椒辣得有味,酒的味道也不錯。這位置偏得好,沒人來打擾。我兩個就是武裝部的。以后沒事就來你這里過過酒癮,錢你一定得收。"
老邱這才收下錢,說,"以后喜歡吃什么菜,喝什么酒,提前說一聲,我這里清靜。看你像個當官的,不愿拋頭露面。"
從此徐政委想喝點酒,和元慶兩個人就來這里,根本花不了幾個錢。桂梅第一次來,聽徐政委叫老邱,說我也姓邱。一聊才知道原來是本家,和老邱隔著不到兩里路。老邱認識桂梅爺爺,大名鼎鼎的邱光華。小時候也見過邱大少爺邱偉。老邱也就知道來喝酒的是武裝部的徐政委,也知道元慶是大小姐丁香的兒子。大家就更加親熱起來,有時老邱自己也上來和他們喝上幾杯,一餐就是給個幾塊成本錢。
元慶等桂梅下班回來,叫她拿書包裝一書包桔子,去街上買一條魚送到老邱店里去。自己和徐政委馬上也過去。
桂梅買一條兩斤多重的草魚來到老邱店里問,"大伯,你店里今天還有什么菜?徐政委馬上過來喝酒。"說完她遞上一書包桔子給老邱,"給,桔子,拿去吃。"
"桂梅你來了,我算好徐政委和元慶今天會來,上午特意買了一些牛雜,這個天氣三兩天不會壞。用辣椒辣辣的炒,大家都喜歡吃。你怎么有桔子?"
"前天回鄉(xiāng)下過國慶節(jié)。從家里帶來的。"
"邱大少爺不是跑船嗎?怎么栽桔子樹?"
"元慶家,也就是我家呀。"
老邱哈哈一笑,"原來是大小姐家啊。"
兩人邊說邊動手做菜,不一會徐政委和元慶提著半壺酒來了,進門對老邱說,"老哥,還剩下半壺酒,放你這里,喝完為止。"
元慶坐下來和徐政委說起國慶節(jié)這幾天回家鄉(xiāng)做了一些調(diào)查的事,他也說這是縣政府年年要做的事,說既然你在做,就做農(nóng)村鄉(xiāng)下一塊,工業(yè)商業(yè)這一塊不要管了,你管不過來。武裝部也幫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