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慶確實為難了,心里的苦無處訴說,只有默默地努力工作,用工作和酒精來麻醉自己。中藥已經吃了一個多月,再過半個月就是蔣醫生說的吃完兩個月就要再去檢查一下。他計劃到那個時候再去檢查,看看是個什么結果再作決定。
拿到結婚證后,桂梅的目標是直奔結婚而去,新屋一上完梁,她就對父親講抓緊時間看能不能在十月國慶節前把裝修搞完。父親憐愛的看著她說,"我也想,可惜時間太緊了,得有時間去準備一切。"
桂梅就在心里盤算著要買哪些東西,自己用筆記下來。然后慢慢去家具店里看好,甚至花錢訂好。連最貴的電視機她都看好了,至于自己的衣服嫁妝她都在準備。黃菊英,或是顧小華有空的時候,她會拉她們去幫自己參考,可見結婚對她來說是那么的向往。
那天,桂梅起床前對元慶說,"今天是吃藥的第六十天,我們去醫院做個檢查好嗎?"
元慶痛快的答應了,他不想再拖下去。雖然桂梅才二十歲,但他想女人生育期有幾個二十年,這些都是他在知道自己有這種病后,找了很多有關方面的書了解到的。元慶讀過的其他書上說,人生幸福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要學會放手。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是抱著這種堅定的信念,他愛桂梅,更希望她幸福。
也許每個有品德的醫生都是這樣,給病人以信心和希望。當元慶的檢驗報告出來后,他自己從檢驗報告上看出沒有任何進展,但醫生還是滿臉笑容對他說,"恭喜你,有進步,再堅持下去,一定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他苦笑問醫生,"何故如此說,之前的檢驗報告單我都帶來了,沒有什么不同啊。"
但這個姓李的醫生是個好人,他何嘗不知道病情依然是那樣。只是他更懂得治病先要治心,給人希望,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兩張檢驗報告都是李醫生寫的,他見元慶如此問,當下叫元慶把兩張檢驗報告都拿過來。指著第一張檢驗報告對他說,"你看第一張檢驗報告上寫得清清楚楚,精子成活率不足30%。"
然后又拿過今天的檢驗報告對他說,"這份檢驗報告也寫得清清楚楚,精子成活率30%。不足30%和30%是不是有進步了,讀過初中的人都懂。看你不是沒有讀過書的人,打起精神來,一定會好的,要有信心。"
高興得在一旁的桂梅眼里立刻有了淚花。忙說,"懂,懂,我們懂。謝謝你醫生,我們這就去繼續吃藥。"
李醫生見元慶身穿軍裝,還以為是軍分區的軍人,就問元慶,"軍分區在撫州,為什么不在撫州醫院看病,是不是家在這里?"
桂梅說,"我老公在武裝部上班,你有空到武裝部來玩。"
李醫生想了想問元慶,"你在武裝部上班,認不認識王元慶?"
元慶笑著說,"我和他比親兄弟還親,穿同一條褲子,你認識他啊?"
"不認識,我很崇拜他,他的文章寫得真好。有幾篇散文我看了想落淚,太感人了,我很想認識他。"
桂梅紅著臉開心地說,"我老公就是王元慶。"
李醫生望著元慶張開了嘴巴。元慶主動握了握他的手說,"謝謝你李醫生,我這下要去蔣醫生那里。希望我們下次再見時不是在醫院。"
蔣醫生看過檢驗報告心知肚明,這是醫生給病人信心的寫法。就像文化多么高的人也看不懂醫生開的處方一樣。他看完檢驗報告也是鼓勵元慶說,"離希望的彼岸又前進了一小步,堅持就是勝利。我再重新給你開一個處方,應該好得更快點。"
桂梅開心地問,"我家有正宗東北野人參,還有鹿茸,蔣醫生你看要怎么配著中藥吃?
蔣醫生把老花鏡拉下一點架在鼻梁底下低頭望著桂梅說,"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