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殿主聽了鄔館長帶刺的話,并沒惱,說:“唉,信奉者多,香火過旺,灰塵就多,所以,也不是好事。我已老矣,力不從心,無法爬上去清掃,請他人幫忙吧又不放心其人干凈乎,外觀重要還是內在重要?仙界者,人世也。”
鄔館長接不上話,但不愿罷休,又開玩笑說:“天平殿三教合一,你是天師,屬于道家,卻手伸得很長,竟管著佛家與儒家。”
谷殿主:“言之差矣,我‘道’非常人謂之狹‘道’,而是大容之‘道’。道、儒、佛三家各有優點和缺點,取長棄短,為我所用;其實,三教好多地方相通,如道之‘道可道,非常道’,儒之借‘天道酬勤’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佛之‘道是修行,魔是心魔’,里面之‘道’皆為一理,乃道理,謂我本‘道’之理。只不過表述不同,佛家講究‘互為因果’,道家講究‘天人合一’,儒家講究‘中庸為人’?!?
谷殿主繼續開解:“佛教禪宗的明心見性修持方法,儒家理學的天道觀和倫理道德其實都被我道吸收融合了。再說,早期的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等道派在教義上的特點都是倡導三教合一,儒、釋、道同源致一。中國還有不少地方有‘三教寺廟’,目的是為老百姓提供敬奉的方便?!?
梅倩苞在旁邊聽著,她忍不住對賀馮唐說:“原來以為道觀只奉老子、莊子、列子為尊的道教場所,把道、儒、佛三家集成一殿,我還真的少見過?!?
不想她的話讓谷殿主聽見了,他說:“其實外國也有,就說英國,其倫敦的國家圖書館廣場上,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為東方三圣人,不也同處一起?”
鄔館長又譏諷:“你們道家其實就是靠一部《易經》蠱惑民眾,其能量哪能與儒家四書
五經和佛家的‘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相比?”
谷殿主:“你的所謂比,實質是排擠,我不作對比,我只講《易經》;英國的克里斯多朵夫.巴克特曾說:《易經》令人驚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驚奇的是地球所有的生命秘密同《易經》的結構緊密吻合;歐洲哲學權威C.G捷恩為英文版《易經》作序說: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鄔館長再駁他:“《易經》主要內容是八卦,也就是算命和風水之術而已。”
谷殿主:“易經是個復雜的方程,八卦是方程解,算命與風水只是其中的一元一次公式,也是最簡單的大家都容易弄懂的,因為一般人很難弄明白復雜的算式,所以就把一元一次說成是易經的全部?!?
鄔館長啞然了。
梅倩苞聽了谷殿主的話,內心贊嘆不已,一個普通的道士,竟有如此的淵博知識。她想要谷殿主的電話號碼,谷殿主沒給。
她尷尬了一下,瞧見中殿有人在香案上求簽,覺得有趣,走過去欲求一簽……這種簽是普通簽,公開擺著,賀馮唐告訴她心要虔誠才靈驗。
梅倩苞說我知道,然而她提出讓賀馮唐先求一簽,而后她再求簽。
賀馮唐不想求簽,但執拗不過梅倩苞,只好閉目靜心,虔誠禮拜菩薩后,搖動簽筒,抽出冒頭的那支簽……
他還沒仔細看,站在他身后足有四五尺遠的谷殿主卻先念了出來:“山中野草尋翹楚,又盼樵夫當茶煮,崩岸濤花為洗堤,年華只有春知處。”
梅倩苞聽不懂谷殿主的鄉土音,但猜到是講賀馮唐抽的簽,便從賀馮唐手中搶過了竹簽,她看后說:“啊,里面有賀鑄《青玉案》的詞句。”
賀馮唐沒聽清梅倩苞說的是什么,他沉在詫異之中:谷殿主怎么知道自己的簽上內容,而且此簽竟與深海擺攤道士的簽并無二致。
輪到梅倩苞求簽,她也跟著學樣,胸前合掌,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