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天氣晴朗,只有小雪。
趙就舒舒服服的睡到午時才轉醒。新年第一天,必須要舒舒服服!哪有人第一天就急急忙忙去當牛做馬?
洗了臉,不急著吃喝,先給了地上的招財一巴掌。閑的無聊的招財突然挨了一巴掌,汪汪汪叫個不停,趙就也不安撫,只是時不時問一句
“今年我旺不旺”
“旺旺旺……”
好狗!得獎勵一大根骨頭。一大早就這么會講吉利話,必然是一條招財的好狗!
酒館還沒開門,沒得辦法,還是自己做菜吧。
走進廚房,忙忙碌碌半個時辰,總算端出來一桌還看得過去的飯菜。新年伊始,必須有菜有肉,一個人沒吃完,留著下一頓,省得煮了,熱熱就能吃,就連大米飯得煮了一大鍋。當然,說出的話必須算數,給招財整了根到肉的大骨頭:一整根豬后腿。
往地上一丟,任由招財啃的滿嘴哈喇子。趙就也不管,狗都祝你旺了,還能打?打不得啊,招財,旺,打跑了怎么辦?
吃飽喝足,悠閑的搬著躺椅去院子里曬太陽。
泡壺茶,也不修煉也不思考,就是簡簡單單的享受這種閑逸的感覺。
日子就這樣悠閑的過著,初二,初三,初四。
算算日子今天然已經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啊,湯圓可少不得!
還是跟前幾天一樣,午時太陽照屁股了才起床。今天不給招財一巴掌了,都旺了十幾天了,今天就算了,天天旺也不行啊。自己這工作壓力又大,要是天天都旺,客戶死不死不知道,自己十有八九得累死。再說了,要是天天有生意還得了?
社會就不和諧了,啊,人心就散了,三好青年就沒了,大問題啊!
古人言,元宵節不吃湯圓等于端午節不吃粽子。祖宗之法不可變啊!必須整點湯圓!
這個時代的科技跟明朝差不了多少,面粉倒是好弄,不過有點黃就是了。但是白糖跟二十一世紀比起來,無論是質量還是賣相上,都相差甚遠。不過也無所謂,湯圓嘛,又沒有規定一定得整個甜的,趙就獨辟蹊徑,整他個肉的!
說干就干,反正吃飽喝足也閑著沒事。肉面,剁肉餡,包進去,揉圓,哎,這不是湯圓嘛!
就是略大一點點,跟雞蛋一個大小,不過不礙事,能吃。一番功夫下來,弄湯圓弄了一兩個時辰,等起鍋的時候,天都黑了。
拿了兩個碗,趙就自己裝了十幾二十個,給招財裝了五六個,開吃!
咬了一口,喉你別說,味道還行,有肉有面的,再怎么說都難吃不到哪去,就是吃在嘴里有種餃子的味道。
這下好了,把過年沒吃的餃子也補上了!一舉兩得!想到這些,趙就都忍不住給自己一個五星好評,沒想到啊,時間管理大師和食神竟然是一個人,真不得了!
弄了四十個“湯圓”,一人一狗沒吃了,趙就吃了二十個,差點撐死!招財吃了三個之后連看都不看一眼。沒辦法,只能收回空間里存著,下次有時間壓扁點當餃子用了!
一直到正月過完,趙就都過著悠閑的小日子。
小酒館也不開門,六指也沒生意,倒是給了趙就足夠的休息時間。
到了二月初四,趙就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了,六指沒來信,那就是還沒生意,但趙就已經閑出鳥了,天天不是躺著就是半躺著,感覺渾身上下的骨頭都酥了,明天,一定開門!
二月初八,趙就總算在午時之前醒來。洗漱之后,打開小酒館的門,把門上的牌子換成“開門大吉”,然后搬張太師椅坐在院子里修煉。
至于說為什么初八才開門,過完節不需要適應啊?只適應四天已經是先天打工圣體了!
初十,已經營業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