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春意漸濃的時節,七九年的春節余韻尚存,空氣中仍彌漫著淡淡的喜慶與希望。陽光溫柔地灑落,給這個星期天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徐家的小院內,老石榴樹輕搖著嫩綠的枝椏,似乎在低語著歲月的更迭與未來的期許。
兒子徐佑川,那個承載著家族希望與夢想的少年,已步入大學殿堂,成為了一名風華正茂的大一新生。他的每一步成長,都凝聚著汗水與堅持,更是恢復高考制度后,無數青年用知識改變命運的生動寫照。
徐佑川深知這份機遇的珍貴,平日里勤學不輟,偶爾遇到難題,父親徐碩然總是那盞不滅的燈塔,以他深厚的學識和慈父的耐心,為兒子指引方向,助力他跨越重重難關,最終順利考入心儀的學府。
與此同時,家中的另一抹溫馨——女兒徐佑荷,正如同初綻的花朵,在二年級的學海中歡快地遨游。她的笑聲清脆悅耳,如同春日里最動聽的旋律,給這個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生機。
在這閑適的午后,正當徐碩然牽著女兒徐佑荷的小手,在院子里追逐嬉戲,享受著天倫之樂時,一位不速之客悄然打破了這份寧靜。
“請問,您是徐先生嗎?我們首長和夫人要見你……”來人身著整潔的制服,面帶微笑,語氣中透著一絲神秘與莊重。徐碩然聞言,不由得一愣,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惑:“哦?這位同志,我們似乎并未謀面,您口中的首長和夫人,又是何方神圣?我與他們,可有舊識?”
來人輕輕一笑,仿佛早已預料到徐碩然的反應,他恭敬地答道:“徐先生,首長果然料事如神,他深知您會有此一問。不過,他特意囑咐我,先不必透露身份,待到目的地,一切自會明了。”這番話,如同一陣輕風,吹散了徐碩然心中的迷霧,也激起了他心中的好奇與期待。
于是,在妻子于莉彤溫柔的目送下,徐碩然將女兒徐佑荷的小手輕輕交到她掌心,眼中滿是不舍與囑托。隨后,他轉身跟隨那位來客,踏上了前往未知目的地的路途。小院的門扉緩緩合上,仿佛也將這份平凡的日子暫時封存,只待歸來時,再續未了的溫情。
徐碩然坐在來人開的車子里,沿途的風景匆匆掠過,他的心緒卻難以平靜。他開始在腦海中勾勒那些可能的人物輪廓,想象著即將見面的場景。是舊日的朋友?還是未曾謀面的貴人?無論如何,這份突如其來的邀請,無疑為他的生活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終于,在一座莊重而又不失溫馨的府邸前,汽車停下了來了,映入眼簾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門扉輕啟,迎接他的是一片未知卻又充滿希望的天地。這一刻,徐碩然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會面,更可能是他人生旅途中一個新的起點,一個讓他與過去不同、與未來相連的契機。
隨著腳步的深入,一切謎底即將揭曉。原來他再次來到了失去聯系十幾年的朋友,孫彩鳳的家里……
在這個溫煦而略帶幾分懷舊氣息的午后,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斑駁地灑在老舊的巷弄間,仿佛是時間特意為這段重逢鋪設的金黃色地毯。徐碩然,踏著這抹光影,緩緩步入了一棟承載著歲月滄桑的老宅前,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
門扉輕啟,迎接他的是兩位故人,既熟悉而又略顯陌生的面龐。歲月,在首長孫國棟的眼角刻下了幾道不可磨滅的痕跡,卻也賦予了他更加沉穩的氣質;而張洪蘭阿姨,那份溫婉依舊,只是笑容里多了幾分歷經風霜后的淡然。徐碩然的目光在不經意間掠過門楣,思緒瞬間被拉回到十幾年前,那時,這里曾是他來過幾次的地方,只是,門上突兀的封條,如同一道冰冷的屏障,隔絕了他與孫彩鳳的聯系,也隔斷了對那份溫暖的探尋。
“小徐,這份重逢,是否讓你感到了一絲意外?”
“首長、張阿姨,原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