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下半年,洪州地區在齊魯省委、省人民政府領導下,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 進行地市一級機構改革。1983年9月19日,齊魯省委、省人民政府發出通知,經上級同意,撤銷洪州地區和洪州縣;洪州市組建為省轄地專級市。新的洪州市以原洪州市、洪州縣區域設置洪州市市中區和市郊區均為縣級,下轄中都、九州、 鄒魯、圣城、南湖、緡城、祥城、漁城8個縣。1983年10月21日洪州市人民政府開始對外辦公。原行署辦公機構,相應改為洪州市人民政府辦事機構。
從地區行署變成了洪州市,各個縣區的政府機關,都要有所改變,起碼單位的公章、稿紙、信封、門口懸掛的標牌,等等,都要重新更換,重新設計印刷,一時間,各個縣區,各家大小單位都忙的是雞飛狗跳。
孝文這段時間并沒有忙亂的感覺,家有賢妻,工作也比較順利。自己能有一個特別穩固的后院,把自己的全部投入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可以心無旁騖地全身心投入到繁忙工作中。由于楚孝文同志在聯橋公社的工作取得了令整個洪州市委、市政府矚目的成績,1984年的2月,洪州市委組織部一紙任命,明確楚孝文同志擔任祥城縣委常委。孝文就成了祥城縣委的主要領導,不但在縣委大院有了專門的辦公室,而且在中心街西首,祥城劇院的北面,分配到了一套住房。
房子屬于祥城縣委家屬院,是一排連在一起的家屬樓,上下兩層,還有一個小院,一樓有一個客廳,一個房間,二樓有大小兩個房間,房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在家屬院有專門的公共廁所。在縣城里擁有這么一個房子,已經讓張敏非常滿意了!好幾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覺,一直讓孝文給她好好說說房子什么樣,怎么布置,家具怎么擺放,還需要添置哪些家具……
隨后就是張敏的第一次搬家,從楚營老家搬到了祥城縣委家屬院。搬家是有祥城縣委辦具體操作的,安排了一輛大汽車,去楚營把孝文結婚的時候制作的那張大床,和孝文用了好幾年的那張連三抽屜桌子和張敏的那個柜子拉到了縣城,其他都留在了老家了。按張敏的意思,所有家具都要換新的,還是孝文的一番算計,讓張敏改變了主意。
“這張床,是結婚的時候專門給我們做的,不要看著很笨重,卻是砍伐了老家院子里的一棵楝子樹做的,楝子樹和我的年齡差不多,老話說的好,睡床楝子,多生孩子;你媽媽給你的陪嫁柜子,你不要以為是舊的,我早就看了,這個柜子是香樟木做的,里面存放任何物品都不會生蟲子,完全可以當做傳家寶來愛護的。所以,這兩件家具是一定要帶上的,把這張桌子也帶上,我可以在上面看看書,寫寫字啥的,這么些年,都習慣了!”
搬了新家,張敏又購買了兩個單人沙發,皮革的那種,中間是一個小茶幾。經過幾天的操作擺弄,這個小家就真的像個家了,還很溫馨的感覺。樓下是一個客廳,擺放了一對沙發,另外準備了一間客房,張敏說老家的親戚多,今后來了縣城,也有個住的地方;樓上兩個房間一個是主人的臥室,朝陽的大房間,北面的房間算是孝文的書房吧,把那張老舊的桌子放那屋了!
搬家和收拾衛生,購置沙發,如何安排房間,怎么擺放都是張敏的事情,孝文并沒有過問,甚至連一個參考意見都沒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縣委的工作。
孝文到了縣委后,先去了尹秉民書記的辦公室,匯報了一下近期的工作,表了一番今后的決心,聽取了尹書記對孝文下一步的工作指示。
尹書記對孝文的工作,特別是申辦祥城縣農業技術中學的工作給與了積極評價,縣委和他本人都非常滿意,對于孝文下一步的工作,尹書記沒有具體指示什么,也沒有什么具體要求,就是讓孝文先熟悉一下工作,然后等待區委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