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悠閑慢生活》的帶動,最近兩個月開播的綜藝,都開始嘗試直播錄制。
但競演類型的綜藝,從很早的時候,在最后總決賽時就開啟直播錄制。
龔佳佳參加的這檔競演綜藝叫做《我最閃亮》,是面向年輕一代的歌手,征集出最閃亮的歌喉。
它跟走團體練習生模式的《PICK~下一站天后》不同,綜藝效果弱些,對唱歌技能要求更高。
同時也不選擇籍籍無名的練習生,而是選已經出道小有名氣的歌手。
這些歌手起碼不會像練習生那樣,不被大眾所得知,擁有一定的人氣基本盤。
但因為知名度和預算問題,節目組也請不起名氣大點的歌手,兜兜轉轉,只能請來新生代音樂人。
這么做的好處是,因為音樂人都有一定的人氣,省了一筆宣傳費。
但壞處也很明顯。
年輕的音樂人粉絲沒想象中那么多,唱歌技能也沒想象中那么突出,選歌都很隨意。
這就導致《我最閃耀》這檔唱歌競演綜藝,從開播第一期到最后一期,都沒能爆出一水花。
別的競演綜藝,好歹第一期就會給出點王炸噱頭。
而《我最閃耀》的第一期,反而是各個年輕選手很無聊的自我介紹。
要舞臺沒舞臺。
要履歷也沒履歷。
總結起來就四個字:不涼才怪。
哪怕《我最閃耀》在總決賽時開啟直播錄制,也進行了相關的廣告投放,但等真的開啟直播后。
直播間那涼涼的不到十萬人氣,終究是令人嘆為觀止:
好一個“涼”字了得!
“導演,幫唱名單出來了,幫唱嘉賓也就位了。”
現場導演收到場務送來的名單,低頭掃了眼,重點看了下排在最后一位的龔佳佳。
導演不由皺起了眉。
龔佳佳的幫唱嘉賓,還是處于保密狀態。
《我最閃耀》當初對幫唱嘉賓寄予厚望,希望各大年輕歌手能夠發動起人脈,邀請同公司的知名歌手前來幫唱,還特意設立了保密機制。
只能說,想法是很好的。
但現實是殘酷的。
來到總決賽后,幫唱嘉賓機制并沒有火起來。
隨著一個個進入總決賽的年輕歌手,毫不掩飾地直接帶著幫唱嘉賓前來彩排,嘉賓的名單也被節目組收集起來了。
有同為年輕歌手的兄弟、有已經過氣不知多久連名字也想不起來的前輩、還有的直接帶新人過來幫唱……
唯一比較好點的,是有個選手請了二線歌手過來。
導演神情凝重,難道只能將那位二線歌手作為賣點進行宣傳?
但那位二線歌手也是早年被評選上的,這些年早就淪為邊緣人物,有半年都沒怎么出現了。
好的也是總決賽,廣告商在現場投了一百萬的廣告費,要是連個一線歌手都沒有,會不會太沒面子了?
“導演,導演?”場務叫住了他。
“廣告部已經在催我們發點生圖出去,為直播進行預熱,我們要重點拍哪位歌手的?還是之前定下的那位嗎?”
導演回神,又是盯著龔佳佳的幫唱嘉賓好一會兒。
他總覺得,一路保密的幫唱嘉賓,會是一個王炸。
“等會,我再想想,你還記得龔佳佳的公司是哪個嗎?”
場務點頭:“記得啊,晨曦娛樂,她的經紀人最近還跟節目組塞錢,要求把龔佳佳放在最后一個上場。”
不然這最后的位子,怎么輪到龔佳佳坐啊。
導演:“晨曦娛樂,我怎么覺得這個公司有些耳熟?”
場務:“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