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老頭瞥了祝穗歲一眼。
“在這等著我呢,你去把你那幾件寶貝拿出來吧。”
找誰掌眼,都不如找壽老頭。
哪怕祝穗歲有異能,但面對壽老頭這樣級別的大佬,她那點異能還真不夠用,辨別真假行,真刀實槍的還是得壽老頭來。
過了會兒。
祝穗歲就從屋子里拿出來了幾件寶貝。
像是宋代鈞窯、小琴爐這兩樣,祝穗歲心里有了數,基本上知道價值所在,畢竟嚴子卿能肯定的,他也不是隨隨便便說的,除非其中還有別的乾坤。
壽老頭先說的就是這兩樣。
和嚴子卿說的差不多,不過更為仔細,包括其年份、由來,甚至還包括了其中的制作過程,就比如宋代鈞窯,顏料這些,他都說的清清楚楚。
他撫摸著這兩樣,不由道:“你倒是運氣不錯,若是換做是以前,這兩樣都能賣得出高價,如今就得看碰不碰的上這方面的收藏家了,要是能碰上,那上不封頂了,一般來說,這個小琴爐能賣至少三千五的數,而你那個宋代鈞窯少說也是五千以上,低于這個數,你就別賣了,放著吧。”
如今時代不同。
這些價值,都不一定能賣得出去。
因為大家都沒什么錢,一個月就幾十塊的人,你讓他花幾千塊買這些,連脫手都難。
這圈子還是小,國家又剛開始發展,只能看緣分。
其實真要碰上喜歡的,價值是無法判定的。
壽老頭是覺得有些東西是可以留下的。
不缺錢的情況下,等以后發展的更好了,自然能水漲船高。
祝穗歲點點頭,摸了摸小琴爐,“師傅,所以這小琴爐不是宣德爐?”
聞言。
壽老頭翻了個白眼,“你以為宣德爐是什么很隨意的東西么,要知道在我們古玩圈,宣德爐那就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宣德爐是明宣宗,也就是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建造的銅香爐,當時用的銅,都是從暹羅進口,在讓工部侍郎還有御匠,專門研究了五大名瓷,還有各種史籍,花了三年,才將宣德爐制作而出。”
“當初,明宣宗為了保證香爐的質量,那紅銅是經過了十二遍精煉,在這種情況下,紅銅是練一遍少一遍,整一套下來之后,原料直接燒沒了三分之二!”
“在鑄銅的時候,里面還放了幾十種的昂貴金屬,這么一來,宣德爐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好,只要保存得當,到現在你看到的真正的宣德爐,只會跟新的一樣。”
說到這。
壽老頭又感慨道:“連我父親都不曾見過真正的宣德爐,不過據我父親傳聞,我們家祖上,曾經有一本秘籍傳下,只是等傳到我父親手里的時候,書籍已經不齊全了,只是里面有一個鐘說法,是海家曾經有人見過真正的宣德爐,用的是風磨銅。”
“風磨銅?”
祝穗歲驚訝。
這是什么銅,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
壽老頭點了點頭,“風磨銅的主要成分是紅銅和黃金,它的顏色呈現的紫紅色,含金量越高,它的顏色就會越淡,這種銅制造而成的宣德爐,微風吹過時,都得繞道走,也稱之為一線天。”
一線天的意思祝穗歲了解過。
就是將一支香插進香爐里面,等點燃后,哪怕有風,這香也會不為所動,煙霧永遠都是一條直線。
不過祝穗歲只是知道這個情況,并不知道原來真的有這樣的爐子。
難怪宣德爐這么難得了。
祝穗歲嘆了口氣,“我這要是真正的宣德爐,那就好了,絕對發財了。”
壽老頭面無表情,“那你就別指望了,我都不曾見過,那宣德爐一共就制了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