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明華說的輕描淡寫,但是石聞遠卻聽出了背后的意思,那就是,這事兒只有自己能辦。
在得知了楊明華這老梆子有求于自己、似乎還沒什么惡意、還只有自己能做此事以后。
石聞遠也不是很怕了。
石聞遠的嘴角微微勾起,自信了不少,直視著楊明華的雙眼,面帶難色的說道:
“幫您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我鐵衛軍剛剛經過一場大戰,士兵疲憊不堪,軍中財政緊缺,可能......”
“嘖...我想,您是懂的...”
“所以,不是小子不想幫忙,只是出兵姜國一事...”
“通常情況下...原則上來說,暫時不太行...”
楊明華心中冷笑:
哼哼,小狐貍,反應挺快的嘛,現在就露出了狐貍尾巴了。
原則上來說不行,那就是可以唄,只不過是需要些好處。
不過,楊明華的心中卻也松了口氣,只要能談就好。
畢竟,只要能談判解決的事情,那都不是事,哪怕因此會讓石聞遠擁兵自重,可那又如何呢?
大乾總共九州之地,其中有六個州的統領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小動作,哪個不是擁兵自重的家伙。
哪個又不是掌握數十萬重兵,哪個又不是對于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
相比之下,石聞遠這區區幾萬人馬又算得了什么?
從那數百名高手在石聞遠遭到危險時全部沖出來用身體護著石聞遠那一刻起。
楊明華就清楚,鐵衛軍這支軍隊對于石聞遠這個領袖保持著極高的忠誠,根本不是殺掉石聞遠和一些高級軍官就能輕易掌控的軍隊。
所以,為了讓鐵衛軍能夠替大乾出征姜國,他也就只能談下去了。
更何況,選擇石聞遠的鐵衛軍,楊明華還有自己的考慮。
楊明華總感覺,在大乾的黑暗之處,總有一雙大手在無形的操縱著。
之前,楊明華手下的情報組織曾經抓到過一些魔人,雖然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沒有從他們的嘴里得到。
但是,楊明華也順藤摸瓜抓到了兩個三品重臣私通魔族的罪行,還沒來得及開始行動。
這兩個三品重臣就被滅了滿門,這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著,在大乾內部,籠罩著極為濃厚的陰云。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自家人知曉自家事,現在的大乾是什么樣子,楊明華心里有數。
此刻的大乾上下矛盾重重,各地農民起義頻繁,朝中腐敗異常。
甚至朝堂腐敗的原因跟楊明華也有很大的關系。
早在二十年前,楊明華為了解決乾帝對于財政匱乏的苦惱,提出了“贖罪券”這一買官制度。
在“贖罪券”制度中,官員可以通過繳納“贖罪金”來讓乾帝寬恕官員的罪行。
自這道制度提出以后,乾帝就再也沒缺過銀子花。
以一個真實案例舉例。
三年前,一名只直屬于大乾朝廷派系中的八品小官,主動上繳三千兩白銀向乾帝請罪。
一問這才知曉,此人犯的錯竟然僅僅只是多納了個妾,自覺愧對與發妻發過的永遠只愛一人的承諾。
收了三千兩白銀過后,乾帝臭罵了一番這名八品小官。
等到罵完以后,乾帝話音一轉。
他認為,此人雖然犯了小錯,但勝在誠實,并且很有“誠意”,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順其自然的,這名八品小官翻身一躍,直接越了兩級,成為了六品官員。
也正是因為楊明華提出了“贖罪券”,朝中上下皆罵他乃是大乾第一奸臣。
不過,由于楊明華天下無敵的實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