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鄉試,漳州府最有希望陸舉人陸語鳴落榜,同樣其他人也落榜,漳州府還是未能夠出一名進士。
府學這邊知道消息后,沒什么反應,已經習以為常了。
漳州府一直文風不盛,能出幾個舉人已經不錯了,至于進士,好似大家都從未期待過一樣。
黎信筠悲傷地說:“阿山,看來我們要找其他書院學習了,留在府學恐怕一輩子難考上舉人,至于進士,更不要說了?!?
孫山也是這樣認為的,他也想找別的書院讀書,繼續在府學讀也是蹉跎時光。
就算去不怎么出名的書院讀,也好過繼續留在府學。
到不同的地方讀書,能學到不同的新知識,畢竟每個教授教授的課程不一樣。
柳文喚是清郊縣人,他在省府沒有親戚,但在端州有親戚。
通過九曲十八彎的關系,拿到云谷書院的借讀名額。
雖然只是借讀,但跟那里的學生差不多,如果運氣好,被夫子看中還能收為徒弟呢。
端州的云谷書院坐落于西樵山,聽說那里景美,食美,人更美。
而且該書院的實力雖然比不上廣州府的四大書院,但實力也不容小覷,云谷書院也出過舉人,進士,怎么也比府學好。
當聽到柳文喚即將要到云谷書院讀書,孫山等人羨慕不已。
柳文喚安慰地說:“你們莫要擔心,慢慢找,總會找到合適的書院的。”
云谷書院除了需要關系,當然還需要學費,但不貴,一年20兩包住宿費。
至于吃穿、筆墨紙硯就學生負責了。
柳文喚家里行商,這點錢還是能負擔得起的。
柳文喚又說:“我去了云谷書院,分享從里面學到的知識給你們,嘿嘿,交一份的錢,大家一起學習,非常著數的。”
孫山等人聽到后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話說這一路以來,孫山遇到的同窗都是好的,大家都相互分享資料,并沒有藏著掖著,孫山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讀書以來,不僅同窗好,夫子也好。
就算遇到不怎么好的夫子,也是對所有人不好,沒有特意針對孫山。
孫山的讀書之路可謂相當地愉快。
張朝陽樂呵呵地說:“阿喚,那你可要好好整理資料,嘿嘿,到時候分享給我們?!?
姜謙也笑著說:“阿喚,你到了云谷書院,就給我們描述一下到底是怎樣的書院,有機會,我們去探望你?!?
柳文喚要到云谷書院讀書,讀到下一次鄉試。
毫無意外,他們會三年后才再見。
姜謙等人是非常的不舍。
大家住在同一個齋舍兩三年了,平時無論的讀書還是生活上都互相幫助,感情深厚,忽然地離開,總有股離別的憂愁。
黎信筠也笑著說:“阿喚,要是我們有機會到端州游學,就去找你,到時候可要好好招待我們。嘿嘿,我聽說端州不僅端硯出名,端州粽子也好吃,我還未吃過呢,可想嘗一嘗?!?
柳文喚笑容滿面地點頭說:“行,你到端州就找我。我先行一步到端州,幫你先試一試端州粽子,嘿嘿,我也未吃過端州粽,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說到端州,不僅說端州的美食,還說端州的美山,在嬉嬉笑笑中,大家幫柳文喚收拾行李。
兩天后,孫山,黎信筠,張朝陽,姜謙別了一支柳條送別了柳文喚,這一別恐怕要三年后再見了。
收拾了思緒,孫山繼續按部就班地讀書。
一個月后,孫山收到廣州府的來信,是孫大姑寄過來的。
信中寫到何書謹中進士,以及考上庶吉士,準備入翰林院為期三年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