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在八月二十五號,轉眼七月初,孫大姑來信,讓孫山早點落府城,早點適應府城的環境。
反正在家里看書,在府城看書,效果都一樣的,還不如早點落府城,免得途中出現意外的狀況。
孫伯民,蘇氏,黃氏覺得非常有道理,急吼吼地催促孫山趕緊收拾東西,趕緊落府城。
孫伯民實在害怕孫山像院試那次那樣,出來要了半條命。
這次他們得要早早準備,早早去適應環境。
收拾好行李,孫山把需要的書全帶上,只差約定好鏢隊,一切準備就緒。
蘇氏再次說道:“”山子,真得不需要阿娘一起去?你自小吃慣阿娘做的飯菜,這次下去要住一頭半個月,肯定不習慣那里的伙食。”
黃氏覺得蘇氏說得對,讓蘇氏去照顧孫山最好,做父母的最熟悉兒女的生活習慣,有蘇氏照顧,孫山能更好地準備鄉試。
黃氏附和道:“山子,你阿娘說得對,讓她跟著你一起去比較好,有她的照顧,你更好地讀書。”
孫山還未拒絕,孫伯民倒是先拒絕,嘟囔著:“不用,山子有我就行了。山子他娘還是好好留在家中,看好家里。”
蘇氏不服氣地說:“當家,怎么我就不能去?我看這次我去,你留在家里。地里的莊稼快黃了,你留在家中最適合。”
隨后扯著孫山的胳膊說:“山子,你說,阿娘去陪你好不好?”
孫山搖了搖頭,
蘇瞪大眼睛,震驚地看著孫山。
孫山看到她眼里的失望,連忙說:“阿娘,阿爹,其實不用你們陪著我,我跟桂哥兒去就行了。你們好好留在家中,不用那么奔波。”
蘇氏本來好失望孫山喜歡孫伯民多過喜歡她,可聽到孫山連孫伯民也不讓去,瞬間平衡了,瞬間不失望了。
原來兒子只嫌麻煩,不是嫌棄她,更不是喜歡孫伯民多過她。
蘇氏反駁地說:“山子,這哪行,阿娘陪你去,給你做飯,你最喜歡阿娘做的飯了。”
其實蘇氏做的飯一點也不好吃,孫山每次都違心地夸她。
孫伯民也不贊同地說:“山子,沒人陪你怎么行呢?這次還是我陪你去,我陪你去過院試,我有經驗。”
轉過身對著蘇氏說:“山子他娘,你就留在家里。在家里,你就整日纏著山子問東問西,到府城,我看還是一樣的。山子是去考試的,最需要安靜了。你一天到晚問到底。也只有山子脾氣好能容你,要是我,早就被你煩透了。”
兒子好好地看書,蘇氏一遇到事就跑過去問,連晚上吃什么都要去問一問才安心。
孫伯民絕對不能讓蘇氏跟著,免得山子被她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占據了讀書的時間。
蘇氏聽到后,立即要跟孫伯民吵起來了。
什么她煩?
山子這個當事人都沒說她煩,啥時候輪到孫伯民這個外人說煩!
這時候孫三叔跳了出來,大聲地說:“大哥,大嫂,你們都留在家里。由我陪著山子落府城。”
孫三叔向孫山挑了挑眉,好似在說:這個建議怎樣?是不是非常完美?
孫伯民和蘇氏沒好氣地看了一眼孫三叔,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蹦跶出來的。
孫伯民搖了搖頭說:“老三,莫要吵,不關你的事。”
蘇氏在一邊附和道:“三弟,你怎么那么有空的?還不去收山貨!”
自從孫三叔收山貨回來,知道孫山在家里。一天到晚都來老宅這邊,對孫山噓寒問暖,連黃氏都沒有得到他那么多的關心。
把在家的永哥兒當透明人,外人還以為孫山才是他的兒子呢。
孫三叔白了好幾眼大哥大嫂,嬉笑著對黃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