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她是在暗示你今天的事情都交由她來做,你務必不要因為一些事情發(fā)怒,不然萬般謀劃皆為空。】
吳信看著突然浮現(xiàn)在眼前的消息,瞥了一眼正滿臉認真,面露思索的荀瑾瑜暗暗想到。
…
而此時,另外一邊。
蘇綰看著接下來浮現(xiàn)的消息,內(nèi)心憤怒。
她在懷疑吳信是不是又在背刺自己了。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晨,因為你聽聞朱正三人手下將領與吳信手下將領發(fā)生口角摩擦的消息,所以你提前召他們進入崇德殿,進行封賞。】
【朝會開始。】
【剛開始一切順利,所有人都得到了符合他們功績的封賞。】
【而朱正、韓令、李源三人也因功績分別被你從千戶候爵位提升到萬戶侯爵位,分稱威遠候、酂候、定安候,食邑萬戶。】
【但在對于吳信的封賞上,你還未開口,吏部尚書荀璟便搶先上書。】
【荀璟:“昔有大將軍,揮師漠北,大破漠北,威震四方,然天有不測風云,陛下蒙塵,未及論功行賞,時局驟變,群雄各懷鬼胎,竟有宵小之徒,竊據(jù)神器,偽帝臨朝…”】
【“大將軍忠義之心,昭如日月,憤而披甲執(zhí)戈,誓討不臣,轉(zhuǎn)戰(zhàn)千里,歷經(jīng)月余,所過之處,叛軍授首…”】
【“…親臨戰(zhàn)陣,踏破雄關,兵威進洛,奇襲冀州,終扶大廈于既倒,挽狂瀾于既傾。”】
【“此等功績,臣以為非尋常爵祿所能盡彰。”】
【“唯有冊封大將軍為魏王,賜其封地于冀州,方可彰其功,定萬民之心!”】
【荀璟的諫言遭到了朱正三人的強烈反對。】
【他們以“大周建國時,高祖以非蘇姓者不可為王,祖宗不可變”為由進行了強烈的反對。】
【“遵祖宗之法,乃國家之根本。”】
【“冊封之事,當依古制而行,不可輕授王爵。”】
【“而大將軍雖有戰(zhàn)功,然祖宗之法已定,不可因一時之功而壞百年之制。”】
【因此,在朱正三人的反對下,你只能暫時把吳信的封賞暫且擱置。】
【這也引起了吳信麾下關中將領與涼州將領對朱正三人與其手下將領的不滿。】
之前看到這,蘇綰其實還未怎么在意。
因為封賞擱置是肯定的,她也和吳信說過,吳信也答應她暫時忍耐。
所以,她還沒覺得有什么問題。
唯一讓她意外的也就荀瑾瑜直接當眾提了出來。
不過這也沒讓她聯(lián)想到是不是吳信又背刺自己。
指使荀瑾瑜引發(fā)矛盾,逼迫自己。
只當荀瑾瑜是自發(fā)的行為,因為荀瑾瑜作為吳信的女人,不滿吳信沒有封賞很正常。
但當她看到下一條消息時。
她的心才真正沉下來,并開始聯(lián)想?yún)切攀遣皇怯直炒套约毫恕?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深夜,朱正三人遭到了不明人士的刺殺,但好在刺客被錦衣衛(wèi)提前發(fā)現(xiàn),他們被錦衣衛(wèi)與三人的親衛(wèi)聯(lián)手圍殺。】
【三人安然無恙。】
“明明不是說好的嗎?”
“可為什么…”
“你就一點耐心都沒有呢?”
蘇綰面無表情,眼中開始浮現(xiàn)怒火。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深夜,你在得知了朱正三人被刺殺的消息后,親自前往了大將軍府。】
模擬想輔佐女帝被拒成為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