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
【“萬勝!!”】
【隨著這聲歡呼聲落下。】
【同一時間,同一時刻,城外的所有甲騎便紛紛拉下鐵面,舉起左臂向著城樓示意,拉動韁繩,調轉馬頭,向著草原疾馳而去。】
畫面結束。
【恭喜你解鎖新的立繪】
【謀劃草原—吳信】
【進軍漠北—蓋伍】
吳信沒有理會這兩張新解鎖的立繪。
而是繼續向下看去。
畢竟他雖然覺得打這個輕輕松松。
但沒有看到獲勝的消息,總歸是有點不放心的。
【永安四年八月五日,蓋伍率軍秘密抵達南匈奴草場與其大汗會合。】
【并牢記你的信中囑咐—】
【刀藏在鞘里,不能輕易拔出。】
【一旦出鞘,就要直至咽喉的言語。】
【開始對北匈奴進行謀劃。】
【他先是以強硬的態度,逼迫南匈奴大汗以他的戰略為主,獲得了南匈奴大汗手中剩余一萬余匈奴騎兵的指揮權。】
【隨后便令南匈奴大汗親自作為誘餌去吸引北匈奴大汗主力包圍于他,給他尋找一戰而定的時機。】
【永安四年八月七日,在蓋伍的強硬態度下,南匈奴大汗只好收起了避戰的心思,開始對北匈奴發起的進攻來者不拒。】
【最后被打的倉惶而逃,一退在退。】
【北匈奴大汗也察覺到了不對勁,開始變得謹慎,他猜測出南匈奴肯定求助了你,所以開始派遣游騎打探周軍的位置,屢次可以包圍南匈奴大汗的機會也被他放走。】
【蓋伍選擇繼續坐在南匈奴王庭冷眼旁觀,也沒有理會南匈奴大汗越來越急促的請求支援的信件,反而是讓他繼續拼命抵抗,作出困獸猶斗的樣子。】
【因為在他多日的觀察看來,北匈奴與南匈奴戰爭如同雜耍,毫無觀賞性,戰斗力也弱的可憐。】
【所以,在考慮到你的戰略,他想讓匈奴方的損失更大些。】
【南匈奴大汗雖然心有不滿,但在北匈奴的步步緊逼之下,也只好舔著笑臉繼續當狗。】
【直至南匈奴軍徹底崩潰,北匈奴方終于攻入南匈奴最后的草場,即是南匈奴王庭的所在地,南匈奴大汗終于承受不住時。】
【蓋伍才慢悠悠的整軍備戰。】
【而同時,在蓋伍整軍完畢時,剛剛踏入南匈奴王庭所在的北匈奴軍主力也終于發現了周軍的蹤跡。】
【但為時已晚。】
【因為,此刻的周軍養精蓄銳已久,并列好的軍陣,對剛剛發現他們蹤跡的北匈奴軍隊發起了沖鋒。】
【永安四年八月十五日,也正如蓋伍所想,面對周軍進攻,北匈奴數量高達六萬余的騎兵簡直一觸即潰。】
【這是士氣、武備、軍兵戰斗力、統帥指揮能力的全面碾壓。】
【周軍如同一柄利劍一般,直接把北匈奴軍捅了個對穿。】
【其后又如貓戲老鼠,在北匈奴大汗希望重新重整軍陣反抗時,一次又一次把他們擊垮,最后使得北匈奴軍士氣大潰,大敗逃散。】
看到這,吳信松了一口氣。
隨即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直接準備提前找人商議安排駐軍一事了。
畢竟,這要是還能出意外。
他就直接吃!
模擬想輔佐女帝被拒成為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