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得投點。”投了錢就是理所當然的股東心態(tài),對店鋪運營有好處。
“還得投錢啊,那...3000元好了。”一聽到要自己出錢,孫紅梅就變得慎重起來。
“你那也太少了吧,最少1萬元。對了,學費不用家里出了,我打工的費用就夠。”陳旭在一邊說道。
“明天我讓你爸去看看這卡里有沒有錢,有的話咱就出1萬元。”孫紅梅和陳建國低頭商量過后,給出了這個答復。
“那好吧。”目前只能爭取到這樣了,“那咱家還有多少錢啊?”
“小孩子少打聽。”孫紅梅怕陳旭惦記家里的存款,哪敢跟他說實話。
不過陳旭也聽出來了,家里肯定還是有些存款的,不止這1萬元。
陳旭對自己父母的謹慎自然不會怨恨,他們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歷來信奉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理念,不可能把家里的積蓄都拿出來博一下,畢竟陳旭能看透后面的事情,他們不能。
晚上的時候,陳旭在自己屋里研究東西,孫紅梅兩口子則在看著電視說話。
“孩他爹,你覺得陳旭說的那事靠譜嗎?”不見到那12萬元,孫紅梅到底不放心。
“按理說沒有這么做生意的,這么大的事就交給陳旭一個高中生來辦。不過要像陳旭說的那樣,這只是人家的零花錢,那還真是有可信性。”陳建國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隨后又補充道“”“以前古代大家族不就這樣嗎,給自己的子女一筆錢,讓他們?nèi)プ錾猓还苜嵙艘埠茫r了也好,都是給他們增加經(jīng)驗教訓的。人家真要有幾個億,這幾十萬算什么?”
“說得輕巧,哪來的幾個億。”孫紅梅白了陳建國一眼:“不過要是讓咱倆去店里干活的話,你木器廠那邊就得辭職了,要是這邊開店再黃了,那你可就沒活干了,那能行嗎?”
孫紅梅自然是做的長遠打算。
“那沒事。要是沒這開店的事我也正想辭職不干呢,鎮(zhèn)上的老孫,之前不是和他一起開車拉過煤嗎,如今他闊起來了,養(yǎng)了兩輛車,現(xiàn)在好像又要再買一輛,讓我去給他當司機,我正猶豫呢。”陳建國說出了自己的情況。
要是陳旭在聽的話,就會知道這就是導致之后陳建國出車禍去世的那份工作。
“開車,算了吧。之前你年輕還好點,現(xiàn)在年紀大了,身體精力都不濟了,一個人去開長途哪能受得了?”
孫紅梅明確表示了拒絕,單人開長途實在是太累了。
結婚當天我拒絕了臨時加彩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