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自己摸索著開始分解和組裝。
而且,她還提出了一個數量上的要求:每人至少要拆卸組裝兩千次。
這兩千次的拆裝,是個硬性的指標,唯有完成這個數目,才能達到那種閉著眼睛也能熟練拆裝的境界。
而今天,作為上課的第一日,對大家的要求也并不算嚴苛——只需在規定的課堂時間內,每人完成30次拆裝即可。
早完成,早解脫,如若未能按時完成,那就得一直埋頭苦干,直至任務完成為止。
說實話,30次拆裝,真心不算多。
這種標準型號的火藥槍,其合格的后勤維修拆裝數據為拆22秒、裝43秒。
即便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只要摸透了其中的訣竅,手腳稍微麻利些,基本上一個小時內便能輕松搞定。
然而,事情并不像沈依依想象的那般順利。
盡管要求并不復雜,這種火藥槍的結構也相對簡單,但其重量卻著實不容小覷。
這款火藥槍,本是為那些身著輕甲的戰士量身打造的。
而輕甲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力量增幅效用,因此,這桿火藥槍對于那些穿甲的戰士而言,輕巧得如同燒火棍一般。
但對于這些剛剛經歷了火山教官嚴酷操練而體力透支的新兵蛋子們來說,其難度可想而知。
沒幾下,他們便感到手酸腳麻,腰腿疼痛難忍。
很快,抱怨聲便此起彼伏,響徹整個訓練場。
而此時的沈依依呢?她已將躺椅搬到了這群開始抱怨的學生們旁邊,悠閑地躺了下來。
更甚至,她心血來潮,還讓沈藤從鄰近的軍營食堂里順來了幾個蜜瓜,邊品嘗邊觀賞著這場“好戲”。
在軍營里,尤其是在這種新兵訓練營的特定環境中,學生與教官之間,似乎總是存在著一種天然的對立關系。
尤其是這些新來的、滿腔熱血的年輕小伙子們,他們本就為自己被分配到了一個女教官而感到不滿,再看到她那年輕貌美的面容,心中更是充滿了不服。
特別是剛才,他們隱約聽到對面正在訓練的斥候班的教官嘟囔了一句“二代”,這無疑加劇了他們心中的不滿。
因此,那些還沒怎么拆裝火藥槍的學生們,很快就開始鬧出了一些小動作,試圖挑戰教官的權威。
首先是一幫女同學,她們在拆裝過程中突然放聲大哭,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滾落。
沈依依聞聲走上前去……
一心尋親的小女兵卻成了國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