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智能機器人怎么會有心境這一個說法。”魏嘉星太明白他二姐的意思。
魏嘉月想了想:“咱們人類成長呢,靠自己的見識,靠自己的年齡閱歷,但是機器人不一樣,機器人的芯片是有空間限制的,比如說一個U盤是64g,他就只能在64g以內放東西。”
“AI智能機器人的芯片也是一樣的,他的芯片只能承載六歲的智能思維,無法晉級化,也就是說,不管外殼塑造的多么漂亮,變成18歲,19歲,又或者是20歲但機器里邊的芯片也依舊維持著六歲。”
“所以想讓AI智能機器人像咱們一樣能夠擁有從六歲,七歲,八歲這樣過度生長的話的年齡差距,就需要塑造一個非常強大的芯片,而這個芯片不光能夠排除之前的記憶垃圾,還能夠自行成長進化。所以說這個東西根本就不是一個新手,能夠制作出來的。”
魏嘉月聽天災拯救系統說過,未來科技時代已經有很多人制作出這種成長型芯片了。
對于未來科技時代的人來說,自從研發了腦機端口以后,科技就一路朝著長生不老的方向發展,起初是可以用智能機器人來代替人類的養老和出行,后來就是開始發展成能夠連接神經的智能機器四肢。
再到后來就是將人的意識放入電腦AI智能芯片當中,實現了永生這個想法,而把人類的意識挪進AI智能機器當中,也就導致人類變成了可以變化的機器人,卻無法在誕下孩子,所以就又開始研究起可以進行心靈變化發展的機器人。
魏嘉月在機器人歷史上面也是一把好手,學的成績還是挺高的,只不過成績高沒有用。
在實踐方面,現在基地還不具備未來社會的那個條件。
魏嘉月腦子里面想這么多的想法,也只能暫時暗淡下來。留著以后有了科技發展的時候再。動手。
魏嘉星恍然大悟:“原來你說的空間性是這么個意思,那的確這事還是挺困難的,我就做不到制作一個有空間性發展的AI智能機器人,所以我最大的愿望是制作一個外觀好看一點的普通機器人就行了,設計可以交上去就中了唄。”
他實在是沒有二姐那么大的理想和抱負,還想設計一個跟孩子一樣可以成長的機器人,那實在是太難了,得需要多少資源?研究院這邊系統已經說過了,所有畢業設計全都要自己進行花銷,也就是說那些畢業設計需要用到的軟件,芯片以及各種各樣的材料,全都需要自己花積分準備。
這個積分那最少也得幾百萬了。
魏嘉星想想就跟自己花了幾百萬塊錢一樣,心疼。
但是不研究出來就無法畢業,而這研究機器人也不是像制作玩偶那么簡單,一個星期就搞定。現在準備怎么著也得兩三年以后才能出結果。
魏嘉星越想越覺得活著不容易。
“你這話說的有道理,只不過是我心中幻想著能制作出那樣的機器人罷了,但實際上以我現在的資質,要是想完完整整的離開研究院得到證書書,最多也就是只能研究出一個普普通通可以跑腿的智能機器人,能夠聽懂話,聽懂到三句就能算是成功了。”
魏嘉星點頭。
緊接著,姐弟二人一起嘆了口氣。
因為想要制作出這種他們身邊常用的AI智能機器人,實在是太難了,最多只能聽懂三句話,那也就是說能聽懂個你好,能聽懂個再見,然后再聽懂個倒杯水。
可他們身邊用的那些AI智能機器人,在腦子上已經跟正常人類差不多了,可以理解很多事情,甚至還能像保姆一樣記錄下來他們讓幫忙做的事。
他們什么時候能做出這種優秀的畢業設計,可這種機器人已經非常普及了,根本算不上是優秀。
他們相差的實在是太大了,感覺這研究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