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這一場表演,陳嘉儀因為事先沒有準備,有些事又隔的太久,整場說得略顯干巴。因此并沒有上一世的首秀那么驚艷。
但,大概是女主光環作祟?
這場表演仍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孟倩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商業價值,立馬就和陳嘉儀簽訂了演出合同。
合同簽訂之后,孟倩就開始著手包裝、并把這場演出做了推廣。陳嘉儀的這場被她上傳到網上,還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和共鳴。
孟倩又用了一點公關手段,第二天這個段子就飛速上了頭條熱搜。
標題就是:有一種母愛,叫你媽覺得你沒吃飽。
不得不說,頭條向來是懂得抓熱點的,這條熱搜瞬間引起了廣大網友瘋狂的傳播和討論。
畢竟哪個孩子童年沒有過被父母強力支配的陰影呢?
網友們討論的態度也基本分為兩派。
一種是“溫馨派”,覺得媽媽的這種行為很可愛,代表著強烈的母愛,只是表達方式上略有些強勢。
另一種就是“討伐派”。
覺得做父母的這種行為根本不顧孩子真正的需求,更不關心他們的感受,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變態的控制欲。
孩子的存在就是他們PLAY的一環!
但總體來說,還是“討伐派”占了上風。畢竟現在的網絡環境下,講究的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越是激進的觀點越容易吸引眼球。
如果大家都心平氣和的,也就沒什么熱度了。甚至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職業推手,哪頭熱就在哪頭攪和,生怕互聯網上掐不起來呢。
所以沒用多長時間,“溫馨派”的言論很快就被壓下,網絡上迅速一邊倒的批判起了這種“令人窒息的母愛?!?
于此同時,“林媽媽”這個典型的形象也瞬間躍然網上。
有些極端的網友在攻擊”林媽媽“的同時,也攻擊那些“溫馨派”,語氣里全是陰陽怪氣:
“覺得林媽媽有愛?那祝你下輩子投胎遇到一個林媽媽!”
“你為什么幫林媽媽說話,不會你自己就是那種喜歡控制孩子的母親吧……你孩子真可憐,遇到你這種媽!”
“……快跑、快跑,‘林媽媽’們趕來了,小心抓你回家吃飯!”
……
就在這種塵囂而上的輿論風暴里,林如初悠悠然的上了網,并注冊了一個頭條帳號。
ID就取名:“身懷大愛的林媽媽”
“身懷大愛的林媽媽”這個帳號發表的第一篇文案,就是一封真誠的道歉書:
“各位親愛的網友,我就是近日被大家討論最多的‘林媽媽’”,很抱歉以這種方式第一次跟大家見面?!?
“首先我要向我的女兒陳嘉儀道歉。小時候她身體不好,父親又走得早,我對她的關心多了一點,如果因此讓我的女兒感到不適,在此真誠的向她道歉。”
“其次解釋一下‘追飯’的原由。
大概嘉儀年紀小不記得了,當年我端著追了她6條街的那只碗,里面裝的不是飯,而是藥,很苦的那種中藥?!?
那是我求名醫給她開的調理體質的藥,那副藥含了百年人叁、天山雪蓮和蟲草等名貴藥材,價值30萬,每一口都很珍貴。那時公司也在困難時期,我一個單親媽媽,的確舍不得浪費?!?
“嘉儀那時不肯喝藥,哭著到處躲。我也跟著一起哭,然后給老中醫打電話,問能不能把藥變得甜一點。老中醫說不可以,加多糖會破壞藥性的吸收。至于孩子,讓她跑跑也行,有助于藥性在體內運行,但那一副藥必須一次喝完。否則體內的藥濃度不夠,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我從不知道這件事會給嘉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