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的整頓治理,還可以避免一些官員與豪門氏族相互勾結,共同謀取私利,從而導致社會風氣敗壞,民不聊生。所以,臣懇請陛下能夠任命李艾為大理寺右寺主,以正朝綱,安民心。”翰林院學士說道
“正好也鍛煉鍛煉他,看看他有沒有長進。”皇帝說道
翰林院學士沒有說話,但是心里明白,這就是想讓李艾來掃平原來太上皇或者跟著老皇帝的這些違法亂紀的功臣,看來皇帝和太上皇的權威已經轉變了,還好自己轉換的快,要不然也是被早晚被清算,至于那些大傻子,自己該提醒的已經提醒了,剩下的事情只能看他們自己的了。
皇帝又和翰林院學士聊了一下,各部的情況,然后讓翰林院學士第二天早朝提起李艾的議案。
于是,李艾終于還是沒有等來新科進士們入駐翰林院,確實等來了任命的圣旨,老熟人夏太監宣旨:“翰林院侍讀李艾,刻苦學習刑法知識,由翰林院學士提議,任命為大理寺右寺正正六品,即日去大理寺報道,欽此”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李艾趕忙拿出一張一票銀票給夏公公,說道:“夏公公,好久沒在宮外見到您”
“你小子,會來事,從第一眼見到你就是到你是我的勁敵”
“夏公公,你這么想就錯了,咱們都是為陛下分擔,陛下高興了,咱們不都高興了,咱們可是一伙的”李艾說道
“你小子,能說會道,不過雜家給你句忠告,站在要職更應該知道,對于陛下的忠誠放到第一位,在犯了錯誤的時候才有救,忠誠沒有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夏公公說道
“夏公公的話,謹記于心,謝公公賜教”李艾說道
“這兩句話夠你用一陣子了”夏公公說道
李艾又拿出了一千兩銀子說道:“公公的話,小生銘記于心,有道是‘道不輕傳,法不賤賣’公公這句話,價值千金。”
夏公公一看這銀票,直接笑道“你小子,說的沒錯,這句話都是我總結的哲理。咱家走了。”
李艾回想著夏公公說的話,站在他的角度來看,他總結的沒有錯。不過李艾和他站的角度不同,但是有一點是沒有錯的,就是時時刻刻要表現出自己的忠誠,以及禮數,想想后世這方面的電視劇還少嗎?雍正王朝里面的年羹堯就是最明顯的道理。
李艾同時也要感謝翰林院學士的提拔,李艾下了班也是趕忙帶著酒來到了翰林院學士的住所,翰林院學士,沒有直接說明,但是也是含蓄的像李艾了下皇帝目的,同時告誡李艾小心謹慎,做事情可以錯,但是不能錯在流程上面。李艾感謝了學士大人的指點,同時也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干什么了。
寒門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