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心里一陣驚呼:我的天啊,這會不會是什么兩國之間的國斗大戲,然后我胡編亂造的挖個坑給自己埋了呀?他們不會是懷疑我跟西秦有什么關系吧?
徐煥就在這短短的三十秒里想了這些問題,腦門出了細微的冷汗。
她心虛的問了一句:“是不是還查到了和我有關的事?”
熠王和朱文山眼神又交流了一下,朱文山點點頭道:“據了解,這個宋童生并無才學,在學業上甚是蠢笨,三歲啟蒙入學成為童生,現年十七歲都不曾被鄉舉里選為士人,更別說參選孝廉了。”
徐煥瘋狂的眨巴著眼睛,有點沒聽明白,什么士人孝廉?這是什么?
童生不就是通過縣試的讀書人就叫童生嗎?怎么聽朱先生的意思好像不是這么回事呢?
徐煥暗戳戳的看看燕鑠,求解答,姑娘我懵啦!
燕鑠跟她是有默契的,也不知道為啥就有了默契,反正就是看懂了她的眼神,他覺得有必要給她補充一下她腦子里的空白。
“進了學堂過了啟蒙繼續念書的都叫童生,學業功課很好的會被鄉舉里選成為士人,最后再由當地官員聯保舉薦進京考察,選舉的科目有賢良方正、孝廉、辟除等。孝廉一項最為重要,核查成為孝廉者需滿足以下條件:一曰品德高尚,行為純潔;二曰學問淵博,品行端正;三曰精通法令,能夠斷案,文采飛揚,能任御史;四曰性格剛毅,有謀略,遇到事情不糊涂,聰明果斷,最終才能成為秀才可授官銜。”燕鑠語速很快的為她解答了她的疑惑。
徐煥馬上幡然醒悟,原來這個宋童生狗屁不是啊!
虧她還一直以為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吶!
現下還沒有完善的科舉制度,還是舉薦制,那當初說是宋童生教她的這些東西是不是有點扣不上了呀?
虧她還一直拿他當背鍋俠!真是掉鏈子!
完蛋了,這個事怎么圓?!
熠王和朱文山看著徐煥一臉郁悶之色以為她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朱文山剛想緩和一下氣氛說姑娘你有什么難處不妨跟我們直說,就算是跟西秦有什么關聯也沒關系,希望你能棄暗投明……
可是這話還沒等說出口,徐煥呼的一下站了起來。
眼睛里綻放出炯炯有神的光,說:“王爺,您登基之后,可千萬不要再用這個舉薦制選拔人才,那是選拔人才嗎?那不就等同于裙帶拉幫結伙嗎?到時候朝廷里面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你這皇帝哪有什么生殺大權啊?不得被他們拿捏的死死的啊?!”
熠王疑惑的看看她看看朱文山,來回的看。
啥意思?咋回事?跳躍的步子有點沒跟上!
徐煥自顧自的繼續說:“您以后不妨搞科舉制,就是先層層考試層層篩選,誰人都可以參加,最后由您來定奪結果。”
徐老師小課堂又開課了:“首先,朝廷出題,非常保密,作弊就判刑,舞弊就入獄。有啥關系都不好使,有錢也沒處送,必須憑本事自己考。
然后就是考試,下發到地方安排考試,人人都有機會,不管你是世家貴族還是貧民百姓都可以參加,這種無差別無歧視的考試就顯得皇恩浩蕩了不是?寒門也有了出頭之日,怎么會不感恩皇上呢?
先是縣城里年年都有的統一考,只要你能考過,就視為童生,就給你資格入府城考試,府城的考試就會更難一些,錄取的就視為秀才,秀才的身份才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更有難度的考試,考上了就叫舉人,舉人才可以進京參加統一考試,考中了就是進士,進士才可以上殿面見皇上接受皇上現場出題,現場由皇上親定名次并授予官職。”
徐煥說完這些,現在輪到他們三人發懵了。
徐煥用手指摸了摸鼻梁,又撓了撓腦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