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山脈北起盤龍關以西,南至衡江之畔,將南齊淮州和北燕沫陽路完全隔開。
如果沒有這延綿群山和渺無人煙的原始密林阻擋,僅憑盤龍關和北境來安防線,南齊很難守住淮州長達十年之久。
當年景朝大軍發現群山之間天然形成的數條古道,近萬精銳輕車簡從奔襲而出,不到兩天時間便兵臨廣陵城下,險些破城并且截斷邊境齊軍的后路。
好在當時的廣陵軍都指揮使沉穩果決,近萬將士勇猛堅韌,再加上城內以陸家為首的鄉紳士族竭力支持,眾志成城之下終于守住城池,為后來的全境大勝奠定基礎。
經此一役,沒人會繼續忽視群山之間的古道。
淮州都督府和刺史府通力合作,花費大量人手和時間沿著山脈東麓勘察,最終確定古道一共有三條,從北到南依次是望梅古道、平井古道和旗嶺古道。
對于廣陵軍而言,守衛廣陵城、確保整個淮州的糧草轉運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這三條古道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最南面距離衡江僅有六十余里的旗嶺古道。
此地駐軍四千,由廣陵軍都指揮使齊泰親自統率,同時他還要兼顧北邊的兩條古道。
“近來偽燕的探子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了。”
一塊較為平整的山石上,一位年近五旬鬢發染霜的武將望著西邊,目光落在蜿蜒曲折的山間小道上。
旁邊站著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將領,正是淮州大都督蕭望之的次子蕭閎。
他聽著老將深沉的感慨,平靜地說道:“偽燕不太可能強攻山中古道,這是一個很不合常理的選擇。無論陳孝寬還是偽燕樞密院那幾個人,亦或是慶聿恭本人,都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老將悠悠道:“可是這些天你也看到了,古道西邊確實有燕軍的蹤跡,平井和望梅那兩處也有相同的發現。由是觀之,偽燕和景朝終究會發起進攻,否則他們何必浪費這些兵力和糧草?畢竟我軍沒有穿過古道進攻西邊的實力。”
蕭閎沉吟道:“將軍,末將反復斟酌,依然堅持認為敵軍不會強攻。”
老將便是廣陵軍都指揮使齊泰,他與蕭望之乃是過命的交情,用兵沉穩老道,性情踏實耐得住寂寞,所以才接過統御廣陵軍的重任。
齊泰雙眼微瞇,搖頭道:“強攻與否并不重要,關鍵在于你我都明白,這次偽燕的目標不止是北境來安防線,他們還有一手暗子對準著廣陵。昨日織經司廣陵衙門送來的急報你也看過了,偽燕察事廳王師道的徒子徒孫們躁動不安,顯然是要里應外合謀奪廣陵。”
蕭閎沒有著急忙慌地問出“敵從何來”,經過蕭望之多年的教導,他逐漸習慣盡可能從大局上思考問題。
他仰頭望著古道兩旁群峰聳立,皺眉道:“難道偽燕軍隊真能穿山過林?”
齊泰矮身坐在石上,淡淡道:“很難。”
只是很難,而非不可能。
蕭閎沉聲道:“偽燕軍隊絕對做不到這一點,除非景朝慶聿恭將他麾下的夏山軍主力調來,畢竟當年這支軍隊就是發跡于山林之間,慣于登山涉水。可即便如此,想要橫穿這茫茫群山,他派出的精銳至少會在路上折損大半,慶聿恭能承受這樣的損失?”
“大都督肯定早就考慮過這一點,他應該也不相信慶聿恭會這樣做,只是戰爭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為了以防萬一才將你派到我身邊來,還讓你帶來一千精銳親衛。”
齊泰不急不緩地說著,又喟嘆道:“可如果敵人真能翻山而來,淮州全局便會出現兵力短缺的情況。”
蕭閎聞言便提醒道:“我們應該向望梅和平井守軍發出示警。”
齊泰頷首道:“昨天收到織經司的急報后,我便讓人趕去北邊提醒他們。但是……少將軍應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