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二十余丈的距離,對于前排的燕軍士卒來說仿佛是通往鬼門關的死路。
第一道寨墻上不止有數十名強弓手,而是足足近百名,被李承恩分作三撥輪流施射,幾近于形成一道延綿不絕的箭幕,在峽谷狹窄的地形中匯聚成一束光,接連不斷地射向往前沖鋒的燕軍。
尚未接近寨墻,燕軍便出現大量傷亡,他們身上披著的輕甲根本擋不住七星軍的箭雨,因為那些強弓手使用的是透甲錐箭,俗稱為破甲箭。
這種箭的箭頭為圓錐形,前尖中粗后略細,桿以竹制,專門用來穿透軍卒的鎧甲,三十丈之內可以輕易射穿輕甲。
先鋒前軍四千人乃是燕軍中的精銳,七星軍的破甲箭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壓力,但是這支先登步卒并未遲緩腳步,強硬地繼續向前沖鋒。
燕軍前部已經距離寨墻不足五丈,李承恩一聲令下,強弓手迅疾向兩側跑去,在側面山壁繼續保持對燕軍的壓制,與此同時燕軍的弓手也已出現在李承恩的視線之內。
他們站在敢死隊的側后方,用拋射的手法針對七星軍的強弓手,力爭為己方同袍減輕壓力。
只不過雙方造成的殺傷差距很大——燕軍配備的制式弓箭,以仰射的方式很難穿透七星軍強弓手身上的甲胄,然而七星軍準備的是特制的透甲錐箭,雖然在常規的壓制效果上并不出眾,卻無比契合當下戰場上的情況。
兩軍相距極近,七星軍又占據地利,可以將透甲錐箭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在付出四五十名先登精銳陣亡的代價后,燕軍終于摸到寨墻附近。
杜岷自然不是一拍腦門就發起強攻,燕軍的斥候也已大致摸清峽谷內的狀況,至少將七星軍第一道防線弄得清清楚楚。
寨墻不高,燕軍昨日制作的簡易梯子便能幫助這些先登精銳越過去,然而在他們靠近寨墻的時候,上方又出現一批更加魁梧的七星軍士卒,每個人手里都握著一桿長槍。
在李承恩的指揮下,上百桿長槍幾乎同時刺出,整齊劃一的動作呈現出鋒利的美感。
燕軍之中有人被當場捅出一個血窟窿,外翻的皮肉猙獰可怖,涌泉一般流出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大地。
有人側開身體避讓,七星軍的勇士便順勢橫掃,將其直接打落梯子,雖然這個高度不至于摔傷,卻會影響到后面的人,繼而遲滯他們的攻勢。
李承恩站在居中的位置,帶動著其他人重復極其簡單的捅刺動作,沒有任何花哨之處,然而這樣整齊且簡單的動作卻能造成大量的殺傷。
在他的率領下,七星軍始終保持對燕軍的壓制,縱然有燕軍銳卒成功登上寨墻,也會立即遭遇長槍兵身邊的刀兵的圍殺,長短配合組成一道極其牢固的防線。
廝殺聲在峽谷內漸成回響,兩軍圍繞第一道寨墻展開極其慘烈的爭奪。
峽谷之外,杜岷站在堆砌的土堆上,面色陰沉地望著谷內的戰況。
在連續幾場大敗后,燕軍將領已經不敢繼續輕視山中這支組建時間很短的軍隊,對方不僅擁有大量有過習武經歷、常年刀口舔血不懼生死的漢子,還在陸沉的組織和操練下逐漸成為一支風格鮮明擅長硬仗的驍勇之師。
杜岷對此很清楚,也從未在口頭上質疑過其他同僚的判斷,可他心里仍然不服氣,或者說憋著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部下的實力。
峽谷的地形對于燕軍有著極大的限制,讓他們無法發揮出兵力上的優勢,雖然陸沉手里只有幾千人,他卻不需要將所有人都投入到防守當中。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著,杜岷身邊的偏將和統領們臉色越來越陰沉。
“鳴金。”
杜岷忽然開口下令。
傳令官微微錯愕,很快便反應過來,片刻后尖銳的鳴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