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武十四年,五月十七。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且平凡的日子,墨苑文會的重頭戲墨評因為陸沉的缺席無法營造出更大的聲勢,京城百姓對于邊疆大捷的討論漸漸平息,這座繁榮富庶的都城慢慢恢復(fù)往日的祥和安寧。
北城大通坊,一處簡樸的民居內(nèi)。
八仙桌東邊,一位紅衣女子大刀金馬地坐著,她身邊站著數(shù)名男子,氣質(zhì)剽悍神態(tài)兇狠,一看便知不是善類。
與之相對,西邊則坐著一位三旬男子,神態(tài)溫潤面帶笑意,他身后的兩名長隨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著。
三旬男子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有勞姑娘親自跑一趟,我家主人很是感激。”
紅衣女子漠然道:“說起來,我還不知道你家主人究竟姓甚名誰。”
男子微笑道:“令尊當初也問過這個問題,其實這并不重要。你們拿出我家主人需要的東西,我們會給足夠豐厚的報酬。這只是一場交易,不需要牽扯其他問題。”
紅衣女子定定看著他,然后對身后族人說道:“取來。”
族人垂首應(yīng)下,轉(zhuǎn)身拿來一個木匣子,放在八仙桌上。
他將木匣打開,三旬男子上身微微前傾,看清匣中穩(wěn)妥存放的草籽,不由得笑著點了點頭。
紅衣女子見狀便說道:“這就是你家主人要的纏云草。”
男子正要開口,紅衣女子又道:“你們原先定的價格是三千兩,但是我覺得這個價錢不劃算。纏云草本就極其稀少,只在大金川幾座高山之巔才有,采摘的難度很大,我們得請金川部的老獵人出手才能拿到。這幾十顆草籽得來很不容易,我不管你們用它做什么,但是總得給我們足夠的報酬才行。”
男子遲疑道:“還請姑娘明言。”
紅衣女子淡淡道:“六千兩,少一文錢都不行。”
男子面露難色,想了想咬牙道:“好,便依姑娘所言,六千兩。”
他從懷中取出一疊銀票,點出六千兩放在桌上,說道:“洛姑娘,這是恒昌錢莊的六千兩會票,見票付銀,還請點驗。”
旁邊有人查驗銀票,隨即對紅衣女子點了點頭。
片刻過后,三名男子帶著木匣離開這座簡樸的民居,紅衣女子望著他們的背影,眼中飄起一抹冷色。
被她稱作十二叔的中年男子走到近前,低聲道:“少主,已經(jīng)安排人盯著了。”
紅衣女子微微頷首。
中年男子略顯不解地問道:“少主,我們?yōu)楹我橘I家的底細?”
“三千兩變成六千兩,足足多了一倍,此人裝作很為難的樣子,實際上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見纏云草對于他們非常重要,再加上這些人藏頭縮尾連個名字都不敢提,我們當然要小心一些。”
紅衣女子稍作解釋,隨即對眾人說道:“這里已經(jīng)暴露蹤跡,我們馬上搬走。”
“是。”
眾人齊聲應(yīng)下。
他們似乎對永嘉北城非常熟悉,一點都不像初來乍到,很快便悄然轉(zhuǎn)移到另外一座不起眼的民居之中,這自然是那位十二叔的功勞。
其實沙州七部并非普通齊人想象中的那般野蠻和落后。
早在一百多年前,齊太祖李仲景重用沙州土兵的時候,七部便和中原腹心地區(qū)有著密切的交流,尤其是七部之首的雅隆部,即紅衣女子和十二叔所屬的部落,對齊朝文化和風土人情有著非常深入的了解。
如果不知道雅隆部族人的身份,光看他們的外表、姓名和言辭,幾與齊人無異。
這位名叫洛嚴的十二叔更是常年生活在齊朝境內(nèi),暗中為沙州七部往來販賣貨物。
來到另一處落腳點,紅衣女子便問道:“十二叔,侯玉的行蹤摸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