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齊無數文人而言,皇宮東北面距離最近的那座官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地方。
坊間習慣稱之為中書,正式名稱則是中書省,主掌朝堂一應政務,與樞密院合稱兩府。
先帝朝時期,此處名為政事堂,李端登基之后當先改制,因循前朝舊例設中書省,協助天子治理朝政。
中書省的主官便是左右二相,屬官有中書舍人、起居舍人、通事舍人、主書、主事、令史等等。
車夫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從自家老爺的口中聽到“去李相府上”這樣一句話,而且是在沒有提前下帖的情況下,可謂開天辟地頭一回。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薛南亭微微垂首道:“老相爺謬贊。”
及至來到錦麟堂,自然又是一番見禮寒暄,等仆人奉上香茗,李適之帶著他們告退之后,堂內立刻安靜下來。
“承你吉言。”
李道彥笑了笑,擺手道:“實不相瞞,老朽現在年老體衰精力匱乏,正準備向陛下呈遞乞骸骨的折子,趁著還能活兩年歸府享一享天倫之樂。這是我的幼孫稚魚兒,大名叫做李公緒,雖然年紀小卻頗為聰明。章憲老弟不妨看看,他將來能否成才?”
李道彥雙眼微瞇,感慨道:“老朽曾經有過一個想法,恐怕只有老朽死去的那天,你薛章憲才會踏入李家的大門。”
“是。”
薛南亭走出官衙登上馬車,車夫恭敬地問道:“相爺,是否直接回府?”
“章憲老弟可真是稀客。”
李適之親自相引,薛南亭稍稍落后。
李公緒雖然努力將這些話記在心里,腦海中卻是一團漿糊。
這位刑部侍郎一直站在其父的光輝之下,素來不顯山不露水,似乎除了出身好之外便沒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可是薛南亭不會如此膚淺。
然而在私底下,這兩人幾乎沒有交情可言,縱然錦麟李氏和清源薛氏都是江南鼎鼎有名的望族。
“這個薛章憲……陛下果然沒有看錯人啊。”
章憲乃是薛南亭的表字,李道彥用上這個稱呼,親近之意不言而喻。
薛南亭平素習慣不茍言笑,所以很多朝臣畏懼他那張肅然的面龐,此刻在李道彥面前,他淡淡笑道:“老相爺沒有下帖子,我怎敢冒昧登門?”
雖然薛南亭還沒有說明,但李道彥很清楚究竟是何事能讓此人感到為難。
空餉、貪腐、缺額、賄賂、私斗、擾民等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且這還只是賬面上和底層將士的問題,在薛南亭的有意控制下,他們調查的觸角并未涉及校尉以上的將官。
薛南亭便將卷宗合上放在一邊,隨即開始處理今天的政務,在接近兩個時辰的時間里沒有離開過這張大案,經他之手批復的公文便有數十份,涉及到朝堂各個衙門。
兩位宰相直接管轄六部,同時對九寺五監有監查之權,權柄深重地位崇高。
他說的便是薛南亭的長子薛若谷,現為翰林院修撰。
李公緒垂首應道:“是,祖父。”
車廂內傳出一個平靜的聲音:“去李相府上。”
李公緒心中縱有諸多不解,依舊老老實實地站在旁邊。
薛南亭恭敬地說道:“敢不從命。”
薛南亭走下馬車,站在平整寬闊的街上,微微仰頭望著這座正宅的門樓,面上古井不波。
聊了一會彼此家中子弟的優劣,兩位宰相的關系仿佛無形中拉近了許多,薛南亭再度看向李公緒的目光里也多了幾分了然之意,然后對李道彥說道:“老相爺,陛下肯定不會同意您乞骸骨,朝廷離不開您掌握大局,我和諸位同僚亦需要您的指點,故此還請老相爺暫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