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慶聿恭或許可以撤換罷免一兩個人,終究無法打通所有關節。
此非人力所能為。
對于慶聿恭來說,一小部分能力不足但占據權位的人不會影響大局,但天子如此鄭重地提起此事,意味著這個體系必然會開始變化。
果不其然,景帝繼續說道:“一直以來,我朝軍中便是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如此就能激勵將士們奮勇作戰。但是歷經幾十年的發展,軍中盤根錯節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若不早做決斷必受其害,這幾年邊疆戰事的連續失利已經給我們敲響警鐘。現在南境戰事不休,其他地方也會有動靜,正是邊戰邊調整的機會,郡王以為然否?”
慶聿恭不慌不忙地說道:“臣斗膽猜測,陛下是想將練兵與帶兵之權分割?”
景帝目露贊許,其他人或許還在胡亂分析,只有慶聿恭能準確把握他的心思,不由得頷首道:“正是此意。”
所謂二權分割,是指改變現今各軍主帥大權獨攬的情況。
在景帝的設想中,大景軍制往后會形成“駐軍”和“行軍”兩套體系,即各軍平時固定駐扎,非作戰時進行士卒的選拔、操練和教導,等戰時再從各地駐軍抽調兵馬組成大軍,由朝廷任命的主帥進行統一指揮。
繼續閱讀
表面上來看,這套軍制相較以往似乎有些臃腫,等于憑空多出來不少職位,但實際上是調兵大權悉數歸于朝廷。
也就是天子手中。
另外一點,多出來的軍職無疑會讓各軍將領心生期望。
對比如今軍中較為僵化的升遷體系,會讓那些將領有出人頭地的希望。
真正受影響的只會是慶聿恭、撒改和善陽這些人,他們是大景各軍實際上的主帥,天子這個舉動毫無疑問會極大削弱他們在軍中的地位。
這個時候撒改等人也終于醒悟,他們自然不想接受這個變化,可是迎上天子幽深的目光,又沒人敢公然站出來反對。
一者是因為天子威望極高,二者則是他們此刻也不敢篤定,往常麾下那些順從的將領們是否還會站在他們這邊。
慶聿恭則處于沉默之中。
景帝環視群臣,悠然道:“當然這只是朕初步的設想,是否推行、如何推行還需要從長計議,眾位卿家也可以集思廣益,幫朕琢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子。”
群臣齊聲道:“臣遵旨。”
“另外……”
景帝的目光落在慶聿恭臉上,微笑道:“方才朕說過了,郡王之才世人皆知,豈能困居府中?南院元帥一職空置已久,郡王就不必官復原職了。朕決意另設都統院,暫時協助朕參謀軍務,郡王理應成為我朝第一位大都統。”
這又是一個讓群臣心緒翻涌的決定。
從始至終,景帝都沒有褫奪慶聿恭的軍權,所謂改革軍制也只是一個初步設想,而慶聿恭從原來的南院元帥到如今的首任大都統,看起來更符合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不像以前還和撒改這種人并列。
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慶聿恭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更勝往昔。
迎著景帝殷切的目光,慶聿恭知道自己沒有推辭的權利,否則必然會被朝野上下看做貪心不足,于是在短暫的沉默后,他躬身一禮道:“臣領旨,謝陛下隆恩。”
景帝又看向撒改等景廉貴族,溫言道:“爾等可愿為朕分憂?”
眾人豈能說個不字?自然是盡皆垂首領命。
于是新鮮出爐的大景都統院已經初具雛形,除了慶聿恭之外,撒改等人悉數成為都統,幫天子參贊軍務。
至此,朝會結束。
……
常山郡王府。
錦苑之中,慶聿懷瑾獨坐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