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文早就想過這一天會到來。
紡織廠在市中心,還有這么大的一塊兒場地。
設備,庫存等等或許都換不了多少錢,但那塊兒地皮實在太值錢了。
紡織廠一共連著三個,如果能一起賣,開價或許接近九位數。
這樣人多的地方小,不管是建一個大型商場,還是建酒店,又或者是直接改造成商品房都可以賺大錢。
不是人都在打聽這塊地的事兒。
不管是上面的領導,還是下面紡織廠的普通員工,都在惦記將紡織廠賣掉的事。
如今,這紡織廠生產的服裝產品賣不出去,倉庫不斷報損。
現在整個紡織廠甚至不敢開工。
每次開工,布匹變成衣服,損失就會更大。
電費,材料費,設備折損,檢修……
甚至囤積東西的倉庫管理費,推銷賣不掉的產品需要的招待費,出差費。
紡織廠里所有工人的工資,先是發三分之二,然后是發一半。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 已經只發三分之一了。
至于那些退休人員的工資, 早就只發三分之一,連大家的基本溫飽都無法 保障。
偏偏不生產,就繼續被退休人員,普通員工這冗余的工作人員,一步步在拖垮紡織廠。
一開工,就更快的虧損。
紡織廠維持不下去, 不斷跟上面的領導們伸手。讓他們幫忙解決。
實際上,解決最好的辦法, 就是整合紡織廠,打包賣掉。
一旦賣掉紡織廠的所有人都能得到好處。
想買的人,因為這塊兒地,能賺大錢。
紡織廠家屬院的人可以得到拆遷賠償。
紡織廠的員工可以得到新的,發全的工資。
領導們也不用給這個拖后腿的廠支援。
可偏偏這個廠就是賣不掉。
不管是上面的領導,還是買廠的企業,都對涉及到紡織廠這么多工人后續處理問題,很為難。
而紡織廠的領導們也在拖。
因為,庫存無法說清楚。
如今紡織廠的庫存,損失,以及廠房的情況,很多都不敢讓人細查。
這一次,不知道是誰故意挑唆,將蘇建文在學校時說的,做生意虧了幾十萬的事,說到了紡織廠。
直接讓紡織廠里的人心都亂了。
也就是,如今還有人嘀咕,是不是蘇建文的有錢女婿給錢。
要不然,只怕此時的蘇建文已經被人實名舉報,帶走調查了。
可哪怕沒有人實名舉報, 帶蘇建文調查。
蘇建文的日子也不好過。
紡織廠那些過不下去的,之前被裁員的,退休拿不到退休工資的。
以及一些不知道被誰收買了的人,全部鬧了起來。
家屬院的人 知道的也越來越多。
等到消息傳播開,只怕事情也會越鬧越大。
不光工人們的情緒不好。
如今,整個紡織廠的領導班子也都對蘇建文很不滿意。
當初賺錢是大家一起賺的。
可,蘇建文有好賺錢門路,卻不告訴他們。
出了事,還要大嘴巴。
這一次的麻煩,幾乎全都是蘇建文引起的。
哪怕在八十年代末,靠著價格雙軌,大家都賺了不少錢 。
如今想辦法按照“進價”,將東西補回來,需要的錢并不多。
可, 錢已經到手里了。
誰愿意再掏錢出來?
剛好,蘇建文突然鬧出這個幺蛾子,那自然得讓蘇建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