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dāng)空。
帶著兩個兄弟,走在新泥裹挾著石子的小道上,踏實的道路,讓祁同偉心中高興不已。
雖然只是一個一米寬的泥道,卻是祁家村村民通往外界的橋梁。
未來,這里一定會規(guī)劃出一條條道路,將田地間的收獲帶往全國各地。
“同豐,同功,同偉你們回來了。”村民們熱情的打著招呼。
三人的出現(xiàn),立馬引起轟動,村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
這小半年是祁家村發(fā)展最快的幾十年,就連附近的莊戶人都說,祁家村要出貴人了。
不信你看,兩人大小伙,出去小半年,一身的行頭就已經(jīng)置辦齊全了。
渾身的土氣已經(jīng)被洗去了八九分,現(xiàn)在就說兩人是城里人大家都信。
再看看村子里其他人,每個人身上都還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呢!
“七伯”
“同根大哥,嫂子…。”
“張大叔。”
祁同偉三兄弟一邊散煙,一邊與大家閑聊。
很快老村長聞訊趕來,人還未至,爽朗的笑聲已經(jīng)傳來。
“哎呀,同偉回來了。”村長三步作兩步上前。
“村長。”祁同偉遞上香煙。
村長無暇香煙,激動的拉住祁同偉的手,香煙瞬間被擠的變形。
“同偉啊,你總算回來了。”
“村長,您和大家都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村長指了指腳下的路,“同偉,你看這條路修的還滿意吧,這可都是照著你的意思修的,你不回來,我始終不放心,你寄的那些錢,我都讓你弟弟同業(yè)一筆一筆的記著呢,你要不要看一下。”
這么大的工程,花費了一萬多,讓這個莊戶人承受從沒有過的壓力,平日里更是睡睡不好,吃吃不香,生怕哪里出問題。
不說賠不賠的起,出了問題,村里人就得戳自己后脊梁骨了。
如今祁同偉回來了,村長只想趕緊對對賬,交上答卷。
“滿意,滿意,不過還不夠,我希望這條路能繼續(xù)擴寬,起碼得要有個三米寬。”
三米寬是要留夠大貨車的寬度,不然光靠人力能有什么作為。
“啊!那得多少錢啊!”
光按祁同偉規(guī)劃的道路,左右交錯,就已經(jīng)達(dá)到二十公里。
再擴寬,得花費多少糧食,多少人工啊。
“村長,錢您不用擔(dān)心,主要以這條主干道為主,其他通往田間的雞公道暫時不用。”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不變的道理。
除了改農(nóng)為樹,祁同偉還決心辦廠,兩手要抓,兩手要硬。
否則憑借人均五畝的地,光靠種植翻身,是不現(xiàn)實的。
尤其果樹這種東西,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看天吃飯。
一年的溫度適宜,才能長的好,長的多,前面幾年更是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是一個長期工程。
所以祁同偉還需要一個能不停產(chǎn)生收益的金雞。
在見識過羅龍工廠的效益,祁同偉有了啟發(fā)。
至于建廠做什么,祁同偉也有了一點想法。
隨著人們逐漸富足,衣食住行有著廣闊的天空。
未來十年說是風(fēng)口也不為過。
造車建樓什么的,祁同偉沒這個能力。
開設(shè)制衣廠或者副食品廠祁同偉還是有些想法的。
大不了自己出設(shè)計,換羅龍或者李家的訂單。
后世很多新穎的衣服什么的,祁同偉還算記得一二,找?guī)讉€設(shè)計師怎么也能弄出來。
“咱就種個地,要那么寬干什么?”
“當(dāng)然是走貨車。”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