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他們還有另一條路,沒必要修路。”
“他媽的!”
“…。”
“抱歉,肖書記,我不是罵你。”
肖建華并沒計較這些,反而問,能不能孤鷹鎮承擔那條道路。
“我承擔什么!難道他們以后不使用那條道路嗎?他們說的其他路能上車嗎!不就是兩條小道,能干什么!
明明一條直道貫通他們龍口鎮,他們還不愿意付出?”祁同偉發了一通火。
兩人又陷入了沉默。
發火解決不了問題,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
祁同偉的腦海瞬間浮現孤鷹鎮的格局,隨著地圖展開,孤鷹鎮附近的鄉鎮也一一呈現。
半晌,還真讓他想到了一個破除困境的辦法。
“肖書記,如果對方執意如此,我干脆,直接改道,從隔壁南云鎮過,南云鎮的書記是您的人吧。”
“同偉,你清不清楚南云鎮的情況。雖然你通往南云鎮只有三十公里,可南云鎮的馬路的路況并不好。
要達到大四輪的要求,所有路途都要擴寬硬化,足足一百二十公里呢。
南云鎮絕對不會出這筆預算。”
“這您就不用管了,您就直接通知對方,要不修路,大家一起發展,要么我改道,大家都不好過。”祁同偉玩起了無賴。
肖建華只有五點好友度,就算加上隱藏好友度,最多達到【推心置腹】。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所以他肯定首要考慮實際情況,不可能在常委會硬剛對方,畢竟沒有到達言聽計從的那種恐怖效果。
既然他做不到,祁同偉轉南云也不為一個好主意。
其實祁同偉還有一點沒告訴肖建華,如果轉南云鎮再到縣城的確的多五六十公里的路程。
還要搭上擴寬硬化,工程量驚人。
可自己卻不會這樣選擇,他的目的是借道南云轉去隔壁金山縣。
這樣算來,總路程只有六七十公里,比起過龍口鎮更加劃算。
還能順帶給高育良沖沖業績。
而且那邊的商業行為越來越繁榮,路也修得比巖臺縣要好,說起來這個方案比起原有的方案更有裨益,前景。
至于巖臺縣也不虧,稅收GDP不都還是留在這。
祁同偉不敢對肖建華說真話。
因為對方肯定不會同意,他就指望著祁同偉將孤鷹鎮發展起來,以點帶面,慢慢帶動周邊。
按照原來的規劃,這整個一條路打通。
龍口鎮可以發展,另外深化后,孤鷹鎮一旦起來,來往孤鷹鎮的人就不會少,這一路又能發展其他行業。
從孤鷹鎮連接2201國道,形成巖臺大動脈。
半個巖臺縣都會動起來。
轉金山縣絕對不行。
“哎,同偉,你可要三思啊,光路就多了幾十公里,這還不是平路,開山取路,壓力不少啊。”
肖建華的勸解,祁同偉是一點都不想聽,“肖書記,我就兩個方案。
要么龍口鎮把路修起來,大家共同富裕。
要么我苦一點,他繼續窮著,看看百姓罵的是誰。”
祁同偉又不是人傻錢多,再說自己又不是縣長,怎么可能承擔其他鄉鎮的發展,這會嚴重拖慢自己的節奏。
現在讓自己舉一鎮之力,拖動兩個拖油瓶,怎么可能,而且孤鷹鎮本身產業鏈就少的可憐。
肖建華還想勸,祁同偉突然幽幽說道:“其實有時候這也不算壞事,馬志遠既然喜歡拉偏架,不如讓他得個教訓也不錯。”
“怎么說?”
“沒什么,您就照我的說,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