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清泉寺晨鐘的余音,還在淡淡的暮色中回響。
卯時一刻,寺門前九十九階青石長梯下,人潮涌動熙熙攘攘。
遠(yuǎn)處官道上,陸續(xù)有馬車駛來,在禁軍的指引下,去往側(cè)旁林中停歇。
來得早的夫人小姐們,已整理好衣裙頭飾,虔誠地候在長梯下。
周穆站在高處的平臺上,俯視著密集的人群,目光快速又急切地從每一張臉上滑過,恨不得在下面多添幾盞燈,好讓他看得更清楚些。
禁軍副統(tǒng)領(lǐng)胡衛(wèi)走至他身后,頷首道:“將軍,時辰到了!”
周穆收斂目光,微微點(diǎn)了下頭:“放行吧。”
胡統(tǒng)領(lǐng)朝下面揮手示意,攔在長梯下的禁軍領(lǐng)命,立即向兩側(cè)散開,退到長梯旁佇立。
人群一涌而上,縱使腳步匆忙,官宦世家的女眷們依舊保持著大家閨閣的風(fēng)范,面上含笑,輕輕提著裙擺,步履輕盈有律,壓著微微的喘息聲,一步一步拾階而上。
清泉寺乃皇家寺院,原本素日里只供宮中妃嬪前來祈福齋戒,并不接待外賓。
三年前,當(dāng)今圣上過了而立之年,卻膝下無子,太后焦急萬分,攜皇后及周貴妃來至清泉寺齋戒一月,祈求佛祖顯靈,為皇家賜下子嗣。
誰料回宮后不足半年,周貴妃和皇后便接連有孕,先后誕下兩位皇子。
太后欣喜若狂,下旨每年三月開放清泉寺,準(zhǔn)朝中大臣及其家眷前往拜謁,一來可使寺中香火更旺盛,二來也取同樂之意,將這份福氣延續(xù)到臣子家中。
朝臣們對此倒不以為意,可京中的夫人小姐們每年都趨之若鶩,早早趕來,生怕來得晚一些,顯得不夠重視,錯失了在佛祖前求姻緣求子嗣的先機(jī)。
此時,已過卯時三刻,宋家的馬車才行至半程。
宋夫人同小女兒宋朝雨坐在一側(cè),兩人親昵地倚靠在一起。
宋朝雨噘著嘴,一路上抱怨不停,責(zé)怪長姐耽誤了出門時辰,害得她們遲來許久。
宋夫人輕輕拍了拍靠在她肩頭的小女兒,一邊低聲安撫,一邊瞥了瞥獨(dú)自坐在對面的宋晚云,只見她一臉淡然,既不惱也不回應(yīng)半句。
宋夫人無奈地嘆了口氣。
宋晚云從小體弱多病,極其難養(yǎng),宋夫人一度以為她活不過三歲,加之后來又有了身孕,更是力不從心,便索性將她送到了南陵母家,交由外祖母撫養(yǎng)。
本也不抱多大希望,只當(dāng)是活過一天算一天,誰知那南陵的水土倒適合她養(yǎng)病,漸漸地身子竟好了起來,到了七八歲已瞧不出任何病癥。
宋晚云活潑好動,聰明可愛,族中長輩兄弟都格外喜愛她,外祖母更是寶貝心肝地疼著,哪里還舍得放她走,再三給京中去信,欲將她繼續(xù)養(yǎng)在南陵。
宋夫人見信反倒松了口氣,晚云自小便未養(yǎng)在跟前,如今已有五年多未見,母女之情早已淡薄,她本還擔(dān)心晚云回來后該如何與她相處,現(xiàn)在母親有意留她在南陵,也替她省去了許多麻煩事。
直到晚云年滿十四,到了嫁娶之齡,南陵那邊依舊沒有送回之意,宋夫人也裝聾作啞不去過問。
還是宋大人發(fā)話,派人去南陵將晚云接回京中,畢竟是宋府長女,親事還是要在京中世家之中選擇為佳,若真在南陵嫁給一個山村莽夫,他的臉上也掛不住。
宋夫人只得勉強(qiáng)應(yīng)承下來,這兩年多也帶著晚云,去京中各世家夫人的宴席上走動,盼望能覓得良婿。
宋大人雖是六品文官,品階在同僚中微不足道,可架不住宋晚云明艷動人、嬌俏活潑,惹得那些世家公子春心萌動,死活纏著家中長輩前來求娶。
這兩年來,主動來說親的高門世家不少,宋夫人樂開了花,本以為可以挑個品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