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疆的捷報傳回京城,將軍府一改往日暮氣沉沉的氛圍,周夫人給府中下人們都賞了一個月工錢,因此從上至下,每個人都喜笑顏開,比過年還高興。
晚云和周硯也一心盼望著,周穆能早日回京,只要他平安歸來,他們心里的負擔(dān)和愧疚才可徹底卸下,安安心心地離開將軍府,過屬于他們自己的日子。
可等著盼著,一個月又飛快地過去了,還是沒有聽到大軍班師回朝的消息。
周穆的歸期無望,卻另有一個不速之客,在暗夜里悄悄潛入京城,神不知鬼不覺地遁進了天香樓的蘭軒閣里。
齊顏可汗的大兒子齊耶達,在斬殺鄴朝兩位將軍,圍困北疆城長達一月之后,正準(zhǔn)備做最后的攻城襲擊,拿下鄴朝的第一塊疆土,可卻突然遭遇周穆的援軍,雙方一交戰(zhàn),他便迅速敗下陣來。
齊耶達前些年在周穆手里吃過不少苦頭,沒想到那小將軍看著年輕,卻熟諳用兵之道,善于因地施策,利用天氣地形做文章,排兵布陣靈活多變,打起仗來又勇猛果敢,給他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許是為了一雪前恥,齊耶達幾乎投入北夷全部兵力,親自帶著手下的精銳部隊攻城,三個月內(nèi)大戰(zhàn)小戰(zhàn)打了十幾場,不但沒有奪下北疆城,反而自己的軍隊折損嚴重。
幾個月來屢戰(zhàn)屢敗,齊耶達在軍中的威信驟減,連齊顏可汗也對此頗有微詞,認為他行事魯莽,把打仗當(dāng)兒戲,一心只為泄私憤,不懂以大局為重。
齊耶達氣急敗壞,可又遲遲攻不下北疆城,只得眼看著軍心紊亂,父汗失望,而又無可奈何。
當(dāng)長風(fēng)再次來到軍中,將林夕的話原封不動地轉(zhuǎn)述給他時,齊耶達的憤怒達到了頂點,連遠在千里之外的二弟都能對他指手畫腳,將他看作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廢物,他如何能忍?
于是在趕走長風(fēng)后,齊耶達又重振旗鼓,集結(jié)軍隊,接連發(fā)動好幾次進攻。
結(jié)果仍是毫無懸念,一敗涂地!
齊顏可汗徹底對他失望,將他禁錮在營帳中,命人看管起來,生怕他再一沖動,把北夷最后的家底全部搭上。
雙方暫時停戰(zhàn),七日后,周穆派人前來問話:北夷國現(xiàn)在可愿意和談?
齊顏可汗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給周將軍備上北夷國的八匹良駒和五箱珠寶,再派出十名使臣入城談判。
三日后,十名北夷使臣的尸首,懸掛在北疆城的城墻上。
齊顏可汗徹底傻眼了,原來周穆根本沒有談判之意,他如此羞辱自己,定是在報當(dāng)初殺害鄴朝使臣蘇越之仇。
齊顏可汗悔不當(dāng)初,不該聽信齊耶達的狂言,以為北夷如今羽翼豐滿,已有了與鄴朝抗衡的實力,可這一仗下來,他才知曉雙方力量懸殊,根本不可相提并論。
為了保住北夷的子民,他甚至已經(jīng)開始生出念頭,要將齊耶達的人頭雙手奉上,去向周穆求饒,把殺害鄴朝使臣和將領(lǐng)的罪責(zé),全部推到齊耶達頭上,用一人的性命,換來北夷的暫時和平。
齊耶達雖做事沖動,可他卻是個極為孝順的孩子,自小便深得父汗疼愛。齊顏可汗有十個兒子,唯獨齊耶達是他親自撫養(yǎng)長大,騎馬射箭、讀書認字無一不是親授。
舐犢情深,可汗難免狠不下心,胸中百轉(zhuǎn)千回,難以抉擇。
齊耶達也不傻,自然清楚父汗心中所想。縱然他有一顆忠君愛國的心,甘愿赴死以保全整個北夷國,可他不甘心以這種方式死去,他是一個馳騁沙場的將領(lǐng),要死也該死在戰(zhàn)場,而不是死自己父親手里。
在這絕望的時刻,他又想起了長風(fēng)的話。
對,還有林夕,那個他已經(jīng)忘掉他本名的弟弟,那個潛伏在鄴朝最繁華的國都里,為他們源源不斷送來金銀珠寶和無數(shù)情報軍情的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