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一輛通往北方的火車上面坐著十幾個去東北下鄉的知青。東北那邊是產糧大省,能夠分到那邊也算是挺不錯的。
雖然說那邊冬天可能有些冷氣候有些干燥,但是起碼努力干活,賺工分的話也能夠吃飽飯。
比起那些更偏僻的地方,他們也應該知足了。總比拉到西北去開荒要好。
知青下鄉仍然是現在的熱潮。縣城里面的這些年輕人在高中畢業之后沒有工作的。
或者是家里的兄弟姐妹人口比較多的也都必須要下鄉。至少一個家庭是要下去一個的。
不然縣城里面可都是閑散人員了。這年頭工作就是鐵飯碗一代傳一代的。正式工臨時工現在都值錢得不得了。
就算是去街道處那邊打零工也是有不少人想要搶著去的。有時候還得通過一些關系才能搶到這些活干呢。
現在家家戶戶人人生的孩子都多。這家里的工作肯定是不夠分啊,沒辦法就只能夠讓孩子下鄉了。
就算不情愿,到處那邊也會讓他們強制下鄉的。畢竟那么多年輕人都沒有工作,那就沒生產力呀。待在縣城里面沒有工作,就只能去大街上到處晃悠。
這些年輕人也都是沖動的,一不小心就鬧出了什么亂子。這也是給他們街道的工作人員增加麻煩。
所以這些年輕人下鄉,對于他們街道辦這邊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這樣麻煩事也就少了。現在每年都有不少知青要下鄉呢。
不希望自己家孩子下鄉去吃苦的,那么也只能夠趕緊用家里的關系,或者是出錢去托人買一份工作。
又或者是讓家里的父母把工作給傳下來。這樣才可能不下鄉。
這年頭工作肯定是很重要的。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就算是親爹親媽,在打工作傳給自家孩子的時候也要糾結一下。
現在他們還算年輕,至少還能夠干十幾年呢。工作也都是有級別的,級別越高的話,拿到的工資越多。
如果把工作傳給家里的小孩,那就只能夠從頭開始領工資了。
這樣也確實是很虧,所以他們更傾向于用家里的錢去買一份工作。只是這也不是說想買就能夠買得到的。這還需要關系還需要渠道。
就算是實在是迫不得已,要把工作傳給自家的小孩,那也得擔心一下這個孩子以后會不會不孝順,不給自己養老。萬一到時候因為沒有工作,被家里的孩子嫌棄了怎么辦。有時候就算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也不是那么值得信任的,家里面大多數家庭也都是有好幾個孩子的。而人的心總是偏的,十的個手指頭都有長有短,這當父母的,怎么可能不偏心呢。有的人家里偏心長子有的人偏心小兒子。被家里人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他們很大概率也都是不用下鄉的。
木然來到這個世界也是穿到了一個下鄉知青的。她的名字叫金秋,是一個溫柔又嫻靜的姑娘。她也是坐在火車上面要下鄉的知青。
現在是1970年,目前小姑娘也才剛剛高中畢業18歲而已。
如果她能夠順利的度過下鄉的時間,或許她將來還有機會能夠回城。到時候就算回去年紀也不算是很大。
哪怕是嫁人嫁到村子里面也不是不行。當然這也是在選對了人的情況下。
金秋是一個孤兒,父母是工廠的工人。因為在生產線上面出了點事情,所以她的父母也在那里丟了命。
后來工廠那邊也給了一筆撫恤金,再加上這些年家里存的積蓄也有不少錢了。
她是一個獨生女,父母走了之后就變成了孤兒。身邊也沒什么兄弟姐妹,那些親戚什么的也都不經常來往。
一個女孩,家里有一套房子還拿著一筆這么豐厚的撫恤金。這也是很容易讓人盯上的。特別是這些左鄰右舍的,知道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