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那個人說道:“那誰啊?駐村干部?這是在什么?”
以前在村里也有這樣的人。應該就是了。
聽到這話,王保山扭頭看了一下:“嗯,他們是公社派來的駐村干部,來指導我們春種。”
王秋菊點點頭,好奇的問道:“種這么深,還能發芽嗎?”
自己也是種了這么多年的地了,沒聽過埋這么深的。
王保山也是搖了搖頭:“不知道,但是公社那邊說這種方法,是什么專家還是科學家來著,一起研究和試驗的新種植方法,應該問題不大吧!不然他們也不會讓我們這么種。”
專家,科學家,那是什么人。
讓人們仰望的存在。
聽到這話,王秋菊也是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哦,這樣啊,那應該沒問題。”
楊小樂在旁邊看了看。
媽的,一米深的洞,什么種子能發芽?
而且這洞里放的糧食種子也太多了。
多出來的糧食給這些人吃也好啊,這些人一看就是餓的干活都沒力氣了,一點精神頭都沒有。
王秋菊見狀,說道:“三大,那您先忙,我們先去我哥家看看。”
王保山聞言想了想說道:“我跟你們一起吧,順便把情況給你說一下。”
聽到這話,王秋菊也沒有拒絕。
隨后三人向著村里走了過去。
走在路上,王保山開口說道:“秋菊,你們離開這里的時候,水生還沒結婚,他們家大苗已經嫁人了,小麥在你大嫂家!”
王秋菊聞言走路的動作都慢了,眉頭皺了起來。
疑惑的問道:“三大,小麥要是在我大嫂家,那你們寫那封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封信來的這么晚?”
如果沒有聯系上之前,還好說。
但是既然聯系上了,這大的事情,自己這個妹妹的居然都知道。
這說不過去。
楊小樂也是一陣的奇怪。
這時候農村的思想很封建的,有很多老傳統。
例如家里母親去世,就算是再遠,外甥都是要去報喪,磕頭請舅舅過來,舅舅不到場,是不允許下葬的。
而老媽跟著老爹逃難離開,后來聯系上了。
不等她過來這個可以,但是不寫信通告一下,這是不對的。
現在雖然來信了,但是至少晚了一個多月時間。
王保山抽了一口焊煙說道:“那是水生的意思,小麥去大哥家,也是因為小麥是他們家的侄女。”
王秋菊深吸了口氣,緩緩的說道:“恐怕不是因為這個吧!是不是等撫恤金?”
去年拉鐵礦他們村子也死人了,有一百多的撫恤金和喪葬費。
估計這信自己大嫂知道。
之所以來的這么晚,估計是等喪葬費和撫恤金的錢拿到了,再把小麥踢開,這才有這封遲來的信。
畢竟小麥是個女孩。
如果是個男孩,肯定不會這樣對待。
王保山聞言沒有說話。
看到他的表情,王秋菊已經知道這和自己猜測的是一樣的。
深吸了口氣,安靜的跟在后面。
楊小樂在后面好奇的打量著這個村子,跟著兩個人向著村里走了進去。
走到半路,王保山看到右前方一道身影緩緩的走著,目標是幾人的左前方。
趕忙喊了一下:“小麥!”
聽到聲音,對方停了下來,“三爹爹(三爺爺),搞送個(干什么)?”
王秋菊看著面前臟不拉幾,扎著兩個麻花辮子的小女孩,遲疑了一下:“三大,這……這就是小麥?”
王保山輕輕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