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這種操作的時候,胤祄都驚呆了:[不但不撒潑耍賴,還主動給利息?哎喲,這跟歷史上的國庫清欠不一樣啊!跟我想的也不一樣。]
被派來協(xié)助的八九十跟保泰:也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胤禛輕笑,他就說殺猴儆雞很有用。
這不,大家為了不步老十、老十二的后塵,一個個都很努力。
盛況自然空前。
這才幾天?
泛京城上下,只要不是囊中特別羞澀,只能硬撐的。都主動還錢,甚至還有相當(dāng)一部分人給了利息。
至于那些個實在窮苦拿不出錢的?
胤禛也都做了詳細(xì)的統(tǒng)計。
把欠錢人的收入、支出,為何欠銀,又借了多少,平時為官如何等,都一一記錄清楚。
趕著早朝時呈了上去,并提議用那些額外的利息給這些有實際困難欠款人減免。
康熙細(xì)瞧了瞧:“內(nèi)容詳實,提議也合理,諸卿以為呢?”
[我覺得極好!肝帝就是肝帝,不但把賬要的利利索索,還等于給這些欠債官員來了個摸底檢查。超負(fù)荷完成任務(wù),就怕漏掉哪條蛀蟲。]
[不但反貪專業(yè),還記得法理不外人情。嘖,身為皇帝四哥哪里都好,就是養(yǎng)孩子上有些差強人意,不如康熙爸爸多矣。]
胤禛:……
原本還挺開心,但一聽這話就想到乾隆,想到乾隆就想到大清只有十二帝。
神州陸沉,百年恥辱。
瞬間就什么好心情都沒了,只想回去怎么給弘時加碼。
那句寧可絕戶,也絕不讓那臭小子長歪了,禍害大清江山絕不是敷衍之語。
他努力,胤礽也沒閑著。
這不,一片對此次讀作調(diào)查,寫作清欠活動的贊揚聲中。皇太子就鄭重開口:“啟稟汗阿瑪,兒子覺得四弟所慮雖頗周詳,但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不把根本問題解決了,官員生活還會無以為繼,還會往國庫舉債。猶如一個惡性循環(huán),反反復(fù)復(fù)無休止。所以,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要提高官員,尤其是底層官員的俸祿。”
欸?
漲工資?!
一聽這話,在場官員可就都不困了。都雙目灼灼看皇上,盼著他能從善如流。
康熙輕咳:“哦?保成你細(xì)說說。”
“兒臣遵旨。”
胤礽恭謹(jǐn)行禮,從如今物價說到官員的基本生活所需,家庭成員婚喪嫁娶與平時必要人情往來等。再加上養(yǎng)差役、幕僚等花費,足以讓本就不多的俸祿雪上加霜。
他還查了秦漢以來能夠查閱的所有官方典籍,做了歷代官員待遇圖。
統(tǒng)計了各朝俸祿、假期與貪瀆大案發(fā)生率。
“綜合歷朝歷代史料顯示,明朝官員俸祿最低,相關(guān)律法最嚴(yán)。朱元璋在時,動輒扒皮萱草,懲貪手段最烈,貪官也越殺越多。后期更是滿朝皆貪,以至于貪污之余還愿意辦事的都是能臣、賢臣了。”
批判前朝,這滿朝公卿可都是專業(yè)的。
每個都能從朱元璋批到崇禎,最后得出個朱明王朝氣數(shù)已盡,大清才是眾望所歸的結(jié)論。
自嗨得很。
聽得胤祄都好一陣無語:[這時候就大哥別笑二哥了吧?咱們大清摸著明朝過河,把人家當(dāng)錯題本。明顯錯誤確實改過來了,深層的不但沒動,還變本加厲了!]
[明朝空印案,貪官數(shù)以萬計的砍。聽著是挺嚇人,但那幾萬貪官加起來也不如一個和珅和中堂吧?]
這一比較,不但胤礽,連康熙都笑不出來。
胤禟還暗戳戳地瞪了胤禛一眼:你養(yǎng)的好兒子!
他家好弟弟胤?也跟了個白眼: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