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對胖胖?
咳咳。
本來應該是太宗的成祖好像、似乎確實不大喜歡仁宗朱高熾的癡肥仁弱。
不止一次起過廢太子的心思。
全靠大臣一句好圣孫,才沒讓大明國祚到漢王一脈。
所以這態度是嫌棄但是重用,且看著乖孫孫的面兒上沒有起另立儲君的心思么?
這絕對是汗阿瑪與太子二哥的父子親情被質疑得最狠的一次。
只可惜有剛剛那一茬,她現在不敢幫著求情,也不敢抬頭瞧瞧汗阿瑪跟太子二哥的臉色到底有多黑。
但其實打從能聽到胤祄心聲的那天起,康熙就不停被吐槽著。
他什么陣仗沒見過?
都不帶多看小家伙一眼的,就問太子怎么還不滾?
太子無奈,知道自己這個馬牛算是當定了。遂也不再掙扎,規規矩矩磕頭:“汗阿瑪盡管安心避暑,京中大小事務都交給兒子。等圣駕回京了,再請汗阿瑪指導斧正。”
康熙點頭:“這還像句話,跪安吧。”
“兒子告退。”
就這樣,太子匆匆來到圍場,還沒來得及跟諸位兄弟妹妹好好敘敘舊呢,又被馬不停蹄攆走。
虧著他還有重任在肩,否則太子失寵、儲君之位岌岌可危的謠言都得甚囂塵上。
眼瞅著糟心弟弟是怎么承擔了全部怒火的大阿哥由衷慶幸,還好還好,還好十八弟這顆小輔星戰勝病魔、順利覺醒。
否則汗阿瑪小小遷怒一下都這樣。
真認準了他如歷史線上那樣心有大位,且為此不惜戕害手足……
那罵得罵得多兇,他都不敢想。
歷史線上也有份參與奪嫡的八、十跟十四也都乖覺閉嘴,就怕太子離開,他們成為繼任背鍋者。
好在他們汗阿瑪有點瘋,但沒瘋徹底。
攆走‘煩人’太子后,他那老黑臉就漸漸慈祥起來。他甚至還能笑瞇瞇地問胤祄,該怎么論功行賞才合適。
胤祄眨巴眨巴大眼睛,確定自己沒聽錯后誠惶誠恐行禮:“汗阿瑪這就折煞兒子了啊!如此軍國大事,豈是兒子這等小小稚童能隨意置喙的?”
“兒子最多為了不讓自己那么自慚形穢,勇敢地與您提個醒兒!”
[嗚嗚嗚,總不能動動嘴皮子的竊據親王之位,真正上陣廝殺的哥哥姐姐們卻還只貝勒甚至貝子吧?公不公平不說,很容易害我被指指點點,甚至成為康熙爸爸是昏君的有力佐證啊……]
這熟悉的調調,讓人頭大的莫名恐懼。
直讓康熙撓頭,不知道該怎么安撫,才能讓他省了這些不靠譜的胡思亂想。
只能認真地思考起給對準噶爾戰爭中有功之臣的封賞事宜。
率軍翻越天險,深入敵后,直接抄了敵軍老巢讓許多地方望風而降的大阿哥功勞巨大,也最好弄。
畢竟已經是和碩親王了嘛。
好生嘉許一番,賞點金銀美女就成。
五阿哥功勞雖不那么亮眼,但也奮勇殺敵,沒少跟著盡心盡力。又有太后那方面因素影響著,康熙就給封了個郡王,封號還是他歷史線上的恒。
七阿哥還未回京,且在建功立業中,等他班師后再議也不晚。
八阿哥……
康熙剛想到他,當事人就先跪了不求晉封,只求換個封號。
這個頗有些歧意的廉,誰愛用誰用去吧。
反正他是不要了。
他要汗阿瑪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給他選個新封號。
兒子愿望都這么強烈了,當老子的還能再說些什么呢?他只做再一次確定:“此番對昔日準噶爾汗國之戰,老八你功勞甚大,就算晉封親王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