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滇西戰場的局勢已經陷入白熱化,尤其是隨著滇西遠征軍與安民軍的雙線夾擊,本多政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由于衛俊茹指揮的滇西遠征軍開始了從東側對騰沖、松山、龍陵這個三角地帶的全面進攻,東線的戰報如潮水般涌來,每一條都帶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告急”。 這個時候,判斷敵人進攻重點,投入預備隊,打斷敵人進攻節奏,伺機反攻奪回失地已經變成了一句空話。 為了‘國際觀瞻’,白黨這次是真的發了狠,鬼子各處陣地都在傳來告急,本多政材只覺得到處都是敵人的主力,已經徹底顧此失彼,根本判斷不出進攻重點是哪里。 此時此刻,東側防線岌岌可危的他無論如何擠不出更多的部隊用于對龍陵西側安民軍進攻方向的增援了。 于是坐鎮一線的東路軍總指揮輕松攻下了龍華山、三河口、赤沙崗、黑虎巖、上下小西村一系列鬼子據點,迅速推進到龍陵縣城外鬼子的最后一個據點——小東山。 開戰不到一周,原以為自己能堅守一個月以上的本多政材就絕望的發現,敵人距離龍陵縣城只剩不到5公里的直線距離了。 ““早知道除了東側,也應該在西側多修建一些工事。”本多政材看著地圖上快速消失的據點,內心充滿了后悔。 畢竟按照戰前的推算,張弛的部隊應該會主動南下富庶的曼德勒,因此鬼子加急修筑的工事都是面對怒江對岸國軍方向的,誰也想不到張弛會拿出主力進攻與其幾無任何干系的滇西。 實際上,即便有滇緬公路舊道,東路軍數萬機械化部隊涌進滇西走廊每日消耗的油料與機械備件依舊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張弛就是反常的這么做了,本多政材很想大聲的質問對方一句:“值得嗎?” 然而張弛對于打通勃固與乾國的陸上通道就是如此執著,他不僅是為了早日打通援助通道,避免豫湘桂大潰敗的發生,也是為了展開更大規模的移民。 百架c-47來往春城和密支那運送移民的規模早就不能讓張弛滿足了。 要知道由于白黨以水帶兵,掘了黃河大堤,再加上后來的蝗災和大旱,現在豫省可是有數百上千萬的災民。再加上各省由于戰亂和饑餓流離失所的百姓不計其數。 而勃固還有大片的雨林和田地沒有開發,這可都是雨水充沛,一年三熟的好地啊,張弛準備打通地上通道后直接移民千萬級別的災民進入勃固,徹底改變當地的人口對比。 并不清楚張弛想法的本多政材死死盯著地圖上的小東山自言自語: “哼哼哼,本來是準備在龍陵失守后繼續堅守的超級堡壘,既然安民軍的諸位先攻了上來,那么就用這堡壘流干你們的血吧。” 想到小東山堡壘的堅固,本多政材甚至意得志滿哼起了東陽小曲,等待著東路軍沖向這座戰場絞肉機。 ----- 實際上,本多政材確實有資格自豪。 同松山、騰沖附近群山上那些鬼子依托為陣地中樞的堡壘一樣,小東山上的眾多外圍堡壘不僅頂部覆蓋著4、5層的圓徑至70厘米的圓木,還又鋪了一層30毫米厚的鋼板。 再加上外部逾1米厚的土層,即便75mm級別的山炮與野炮直接命中也很難破壞,必須使用105級別的火炮連續命中才能確保摧毀。 而小東山山頂的主堡壘更是離譜,鬼子使用大號汽油桶內填沙石,將這座堡壘圍了里三層外三層,每層油桶之間又添加鋼板,最外層再額外覆土。 為了加強火力,鬼子還把之前遠征軍廢棄的t-26、維克斯6噸等輕型坦克的炮塔直接加裝在堡壘頂端,并且外圍堆上沙袋和圓木。 這樣寥寥幾個堡壘聚合在一起,使得整個陣地如同一只巨大的鐵甲龜,無論是炮火轟擊還是步兵進攻,都很難撼動其根基。 其內即便只有速射
第192章 攻龍陵(4):丐版鉆地炸彈(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