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緣寺。”林天望著眼前的寺廟,陷入疑惑。
佛教不是剛來沒多長時間嗎,卻在短短時間內(nèi)香火鼎盛,人來人往。
倒是奇特。
那陳舊的雕花與斑駁的墻壁,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林天緩緩走進(jìn)寺廟,只見里面熱鬧非凡。
有人虔誠地念經(jīng)拜佛,僧人從容地行走其中。
還有人在許愿,有祈求平安順?biāo)斓模灿锌释Τ擅偷摹?
眾生之愿,各不相同。
林天的目光被那高大的鍍金佛像吸引,陷入沉思,久久不能回神。
這時,一個小沙彌走了過來。
這小沙彌面容清秀,眼神澄澈,身著樸素的僧袍,雙手合十,向林天行了一禮。
“施主可是有心事?”小沙彌仰頭看著林天問道。
林天回過神來,看著小和尚,笑了笑:“你怎么知道我有心事?”
小沙彌微微一笑,說道:“我觀施主觀我佛久久不能回神,想必心中有所掛礙。”
小沙彌看著林天,輕聲說道:“施主不妨誠心禱告,我佛慈悲,定會給予施主指引與慰藉。”
“這世間諸多煩惱,皆因執(zhí)念而起。施主若能放下心中執(zhí)念,或許便能尋得內(nèi)心的安寧。”
林天又接著問:“那何為執(zhí)念?”
小沙彌緩緩說道:“執(zhí)念者,心中放不下之事物也。”
“或?yàn)楣γ摚驗(yàn)閻酆耷槌稹?zhí)念過深,便會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之中。”
“施主可曾想過,自己所執(zhí)著之事,是否真的值得?”
林天還哈哈一笑:“你這小和尚倒是能說會道。”
“可惜你猜錯了。”
“我心里在想,這鍍了金箔的佛像要是扒下來,能養(yǎng)活多少百姓。”
小沙尼神色凝重,合十而言:“若扒佛像能救萬民,我相信佛祖是不會怪罪的。”
“曾有舊例。一國逢災(zāi),民陷困苦。有人欲毀寺財(cái)救民,眾責(zé)其不敬。
高僧卻道:‘佛懷慈悲,若此能救萬民,乃大善,佛豈怪之。”
“我佛慈悲,怎會怪罪。”
林天抬手指向不遠(yuǎn)處,只見一位母親懷抱著孩子跪地求佛。
林天一眼便看出,那孩子已病入膏肓,回天乏術(shù)。
林天轉(zhuǎn)頭對小和尚說道:“瞧,那女子的孩子病了,她如此虔誠拜佛,你口中的佛祖會救她嗎?”
小沙彌一時語塞,片刻后說道:“世間自有因果定數(shù),強(qiáng)求不得。”
林天呵呵一笑:“那就是佛祖都救不了嘍。”
“那你可看好了小和尚,佛祖都救不了的人,我能救。”
說完,林天直接將案臺上的小香爐推翻,爐灰撒了一地。
林天拿出腰間的藥師葫蘆,往碗里倒了近一半的酒水。
隨后,林天走到那對母子面前,說道:“你在佛前久跪,佛祖可曾憐憫你?”
“喝了它,你兒子的病自會痊愈。”
女子聽聞,神色中滿是急切與渴望,雙眸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她嘴唇微微顫抖,雙手也止不住地輕抖,臉上的疲憊與焦慮在這一刻似乎都被這一絲希望所掩蓋。
她口中含糊不清地問道:“真……真的嗎?”
林天語氣平靜:“喝了它自見分曉。”
女子救子心切,又或許是不忍孩子再繼續(xù)受苦,毫不猶豫地將碗里的液體喂給了孩子。
女子將碗中的液體喂給孩子后,緊張地盯著孩子,大氣也不敢出。
那瘦骨嶙峋的孩子先是微微皺了皺眉頭,接著臉色似乎有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