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人,雖然沒出聲,但對他們也沒什么好意就是了。
而讓江雪覺得奇怪的是,被他們套麻袋打了一頓的徐衛國,或許是真的認清了現實的原因。
這次他竟然沒跟著那些知青們,一起出聲來討伐她和高陽。
而從在他們坐著來下鄉的火車上,就開始與他們互相看不順眼的李國慶,張小芳和徐淑華三人卻也都沒出聲。
江雪還記得在她剛來下鄉的時候,還在院子里面和張小芳這個人互相看不順眼,也互相翻過白眼呢。
而且徐淑華這個女知青也和她很不對付,看她非常的不順眼呢。
江雪覺得在那個時候,她們之間的關系算得上是奇差無比的!
只是細想起來卻也能夠發現,張小芳和徐淑華沒真的對他們表露過什么惡意。
而且在小白草胡亂找瓜吃的過程中,卻也沒在張小芳和徐淑華的身上,發現她們做過什么不得了的腌臜事。
至多只是兩個女知青,為了李國慶這個男知青爭風吃醋些罷了。
而江雪現在倒也能看得出來,在知青點的這么多個知青中間,究竟有誰心中是明理的了。
說實話,江雪覺得知青們的水平也都差不多,剩下的無非就是比資歷,還有比實力罷了。
她和高陽雖然都是今年新來的知青,和陳蓮與趙和志比起來,還沒有足夠多的資歷。
但是在她和高陽上工的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倆是所有知青里面得到的工分最高的。
他倆憑的是自身的實力,就算是他們選擇去讀工農兵大學了,江雪也不覺得他們心中應該有愧。
顧進鈺也為對象江雪,和好兄弟高陽所遭受到的不公平的對待,感到非常的不服氣。
聽著這些知青們越來越過分的話語,他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而平日那波瀾不驚的眼眸中也燃起了怒火。
他目光如利般的看著所有知青,大聲說道,“我不認同你們的說法,我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
他們配得上去工農兵大學,學習進步的名額。
在我心里江雪同志和高陽同志,每天都是最早出門上工的知青。
每天早上,你們還在休息玩樂的時候,他們已經在田地里面勞作了。
他們的付出難道還不夠多嗎?
就憑這股子不怕苦不怕難的勁,這個名額他們就是擔得起。
在農田里勞作時,他們也從來不怕臟不怕累,耕種的技巧掌握得比誰都熟練。
他們能準確判斷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及時處理病蟲害問題,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能力。
還有江雪同志和高陽同志,平時也都在積極的學習先進思想,時刻以高標準要求他們自己。
他們的思想覺悟得到了組織,和群眾的認可,我想這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吧。
他們積極傳播正能量,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步,激勵了很多人。
他們的思想深度和積極影響,就是他們能得到這個名額的最根本原因。”
不得不說,江雪覺得顧進鈺的嘴巴真的是很厲害的。
明明她和高陽平時會早早的去田地里面上工,只是為了早點下工回來吃好吃的大餐。
但是江雪覺得顧進鈺這么說,也沒有什么不對的,畢竟他們就是每天趕早去上工了呀。
而且確實田地里的情況,他們倆也比其他知青們更能掌握好。
她和高陽憑借著自身的大力氣,在每次鋤草的時候,他們倆都是把田地里的雜草根挖出來最長也最深的人。
經過他們的手鋤過的田地,那里面的雜草冒出地面的生長速度,也要比其他地區的緩慢得多。
反正江雪覺得這就是,她和高陽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