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休息日,去供銷社人還挺多,都是住這一塊兒的,很多都認識,尤其是南鑼鼓巷王陽這個刺頭,或多或少都聽家里人聊起過.
之前都是打架,現在是因為這兩天的壯舉,釣了那么多條魚,今天很多人被家里人催著來買魚竿魚繩,都想去試試,萬一運氣也好,家里又能開葷,又能掙錢,何樂而不為.
王陽有些受不了這么多人的目光,出了供銷社,先等等,不著急.
等到供銷社買東西的人少了,這才進去.
“啊呀,你是王陽吧”供銷社的大姐道.
本來就在這邊比較有名,現在更有名了.
“對,是我,大姐給我把這些票上的東西都買了”王陽從兜里拿出一堆票.
大姐就像沒聽到“你這小伙真不錯,下次釣了魚也往我們供銷社送些唄”
王陽不敢打斷人家的話,這個時候可不是現代,你愛買不買,對人家員工不客氣,人家是真的會翻臉不賣給你東西.
墻上面真的寫著,不許無緣無故毆打顧客,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我們家已經很久沒吃魚了,每次去買都賣完了,你下次釣了魚也往我們這邊送點”
王陽耐著性子聽她講話.
旁邊其他員工也搭話“對呀,多送幾條過來,我們都要”
“好的,等我下次釣魚給你們送些過來”
聽到滿意答案,售貨員才露出微笑,這時代光榮的八大員,是鐵飯碗,尤其是這么輕松的活,家里有人才能安排上,想讓她們露出和善的微笑,可不容易.
才動手拿票據上的東西,因為知道他這幾天賣了很多魚,有不少票,是合法所得,這才動手去拿東西,要不沒有合法渠道,手里有這么多票,小心人家舉報你.
煙、酒,二斤硬糖、水果罐頭等,一堆票加上這些一共花了6塊5毛錢.
拿上東西,這才出了供銷社,把東西都放在空間.
蹲在角落,把煙拿出一盒放在兜里,點燃吸了一口,媽的,就差這一口.
看著街上人來人往的人,休息日好不熱鬧,吸了根煙,按照之前的記憶.
走路是不可能走路,從這兒到郊區城外有個幾十里路,坐上公交,花了2分錢.
在之前的記憶里,奶奶和李翠媽這兩分錢都不舍得花,早起趕路靠雙腿到舅公他們家,得到下午了.
下了公交,把東西都從空間拿出來,尤其是米面,放在一個大的麻袋里,往里裝了兩條魚,煙酒剛才從供銷社買的東西也都放了進去,一個大麻袋瞬間裝滿.
“小伙子你找誰呀”村里的人對沒有見過的陌生人還是很警惕的,尤其是特務還沒消滅完,警惕性沒有放松.
“大爺,我是來找舅公崔國的”王陽趕忙上前遞上煙.
村民一看,好家伙,這可是帶煙嘴的,好東西,聞了聞趕緊別在耳朵上.
語氣也好了很多“崔國是你舅公,那你是崔花的孫子,我想起來了,難怪這么眼熟,以前還見過你呢,去吧,他現在正在家呢”
崔國的家在村子的最北邊,里面挨著大山,三間低矮的土房子,外面看著很簡陋.
告別了村民,背著麻袋“舅公”
“哥哥,是王陽哥哥”一個五六歲孩童的聲音響起.
推開院門,跑來抱住王陽的大腿,面黃肌瘦,一看就是一副營養不良的孩童,莫名一陣心酸,老人加上孩子,想也是生活好不到哪去,這還是時不時給他們運些糧食的情況下,家里沒個壯丁,確實很苦.
村里的重男輕女是有原因的,男的是勞動力可以干活.
王陽把麻袋放在地上,一把抱起孩子,逗弄他玩.
這時一位老頭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