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天之高處,八景宮巍峨聳立,祥云環繞,氤氳縹緲。
老子端坐其上,神情淡然,目光如電,俯矚下方人族之變故,內心自有靈悟。
老子察覺風云變幻,眉頭微微一皺,似有所思,然心若止水,世事無礙。
思緒翻涌,浮云千變,然難掩其定。
老子乃明理之者,身心俱寧,不被紛擾所動,瞬息間再度閉目,溫文爾雅,心中自得其樂。
身處八景之巔,老子無意與世爭端,更不欲干預塵世之隱憂,唯欲體悟大道之真諦,覓那逍遙之境,寧靜自然,萬象皆忘。
在此安靜之時,世間喧囂似為背景,萬物萬象在其心中化為無形,似水流年,隨之而逝。
風徐徐拂來,似有靈氣環繞,老子置身神境,心中感受到大道之和諧與包容,冥思靜慮,逐漸與天人合一。
雖知人族之局勢危急,然老子心中自有明悟,道之所在,才是最為根本之事。
故而,老子再度沉靜于道之境中,放眼無垠,感受因果輪回,體會云行雨施之理,宛如月明之夜,星河璀璨,心隨讖緯,靜觀出塵之道。
彼時,世間之雜音仿若塵埃落定,萬物歸于寧靜。
老子閉目待時,心隨道行,任風云起伏,非我所問。
清微天之高處,彌羅宮華麗輝煌,光芒四射。
元始天尊端坐于寶座之上,神情和煦,面帶滿意之笑。
忽而,命白鶴童子輕聲至前,令其撞響金鐘,悠揚之聲響徹九霄。
金鐘擊響,回響震蕩,似乎將天際之云朵也喚醒。
隨之,門下十一金仙紛紛聚集,面容威儀,皆為天尊之心腹。
金仙們陸續跪拜,恭迎天尊的命令,雅士風范,氣宇軒昂。
元始天尊微笑遙看那眾仙,言道:
“人族豈能安然?
將有大難降臨,然爾等今可下山,助人皇一臂之力,共克時艱,完此功德!”
其言簡意賅,然含義深厚,眾金仙聞之,心中暗自駭然與振奮,皆知此言非同小可。
十一個金仙相視而后,目中皆燃起助人之志,毫不猶豫,齊聲應道:
“吾等定當遵命,奔赴人間,助人皇共迎危局!”
言辭鏗鏘,義無反顧,忠心誠意,誓愿為人族除邪扶正。
而元始天尊見狀,心中欣慰,點頭微笑,似已見得人族未來之光明。
其默默注視,滿是期待,神光流轉間,昭示著未來的變局,任憑風云變幻,然正道必顯。
十一個金仙聞天尊所命,忙不迭地應允,辭別元始天尊,齊心合力,一同下山。
道風驟起,羽衣輕揚,隨即踏云而去,急赴人間,心中皆懷助道之志,欲共克時艱。
然燃燈道人靜立一旁,見元始天尊竟不將自己列入下山之列,心中無奈,不免生出怨言,然面對此情,終是不敢顯露于色,只得默默隱忍。
其眉頭微蹙,神情凝重,內心五味雜陳,此時又怎敢發作?
燃燈道人向元始天尊行禮,恭敬拜辭,語氣平和而恭謹,然心中曲折,難以釋懷。
他緩緩轉身,步履沉重,辭別天尊,回返靈鷲山元覺洞,獨自行走于云霞之間,似有所思,滿懷幽怨與無奈。
行至半路,風輕輕拂過,似乎在訴說他的心情,然他心中明曉,天道難違,事勢豈由己隨?
燃燈道人心中無奈,縱有千般不甘,然得明理者,終要雋永于道,故而不再沉溺。
靈鷲山巍峨高聳,元覺洞靜謐而深邃,燃燈道人歸于此處,獨坐沉思,端坐靜悟,心欲尋找那無形之道,然心中隱隱卻藏著未解之怨。
彼時,世事逐漸滄桑,局勢日趨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