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至女媧宮。
這時,只見道玄從大殿門口緩步走入,面色凝重,眉頭緊鎖。
女媧娘娘見之,心中奇怪,隨口問道:“道玄,你怎會在此?”
道玄恭敬上前,行禮道:
“稟娘娘,弟子近日前往朝歌,恰逢殷商之紂王率文武百官蒞臨娘娘廟中,欲為娘娘進香祈福。
弟子見其態度恭謹,頗有誠心,狀與平日之名聲多有不符,忍不住暗中隨行,欲探究竟。唯獨卻發現一事頗為奇怪。”
說至此處,道玄便止住了話頭,凝神以待,眼神中流露出幾分凝重之意。
女媧娘娘心中不免焦急,遂按下心中怒火,循問道:
“你究竟看到了什么事,何以不繼續言說?”
道玄紅塵不居,默默指向西天,余音裊裊,似乎有許多隱情藏于其中。
女媧娘娘心中一震,瞬時明白了他心中顧慮,遂掐指推算,運起無上法訣,細細推敲。
須臾之間,萬象俱現,前因后果盡在眼前。
女媧娘娘見其隱秘,見那準提道人之陰謀,心中愈加憤怒,不由大聲怒喝:
“準提匹夫,安敢如此欺我,竟以此等卑劣之計,圖謀我之法則,定不與你干休!”
道玄心內料想,女媧娘娘之怒,正如江海翻涌,氣勢洶洶,風起云涌,似乎將引發一場驚天動地之斗。
女媧娘娘靜坐片刻,心中怒火漸漸消散,卻嘆了一口氣,抬頭用那清澈如水的目光注視著道玄。
道玄被她盯得渾身不自在,面露疑惑,正欲開口言辭,卻聽女媧娘娘緩緩道:
“道玄,你可曾聽說封神大劫?”
道玄見狀,愣了愣,答道:
“弟子已知曉,然內情卻仍有所不解。”
女媧娘娘微微一笑,明亮的眼神透出幾分神秘,接著說道:
“既然你已了然,那也應明白,此番大劫將在人族之間興起。
準提雖以為借我之手開啟此劫,然實乃天數使然,無法逆轉。
紂王既做下此事,自會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至于準提道人在暗中圖謀之事,待日后我自會與他了結因果。”
道玄心中閃過一絲疑慮,沉吟道:
“可是那紂王豈不冤屈?”
女媧娘娘聞言,冷笑一聲,唇邊掠過如風般的冷意,面露不屑之色:
“冤屈?紂王在我廟堂之中題詩褻瀆,用詞淫褻,此乃事實。
豈能輕饒?”
道玄聞此言,無不心驚,心道:
“若隨這般發展,似乎難以調和,商王朝究竟如何生存,恐難以為繼。”
他說道:“然則,紂王雖有過錯,畢竟為人帝之君,若將此劫依然傾覆,萬民豈不遭受涂炭之苦?”
女媧娘娘神色凝重,言辭道:
“此乃天道循環,因果法則,紂王若是承受不住此劫,必有他日之人族再興之機。
然我欲維持此世平衡,斷不可輕饒其恣。
不過,爾身為方外之人,肩負清明之道,切莫因人之小過而懷念天地之誠。”
道玄細思,心中似有明悟,遂恭敬道:
“然則,不知娘娘對此劫當如何應對?
倘若只是任其發展,恐怕會引發更深的混亂與悲劇。”
女媧娘娘嘴角微微勾起,似露嫵媚之態:“此事終歸是你等三教之事,我也不好過多插手。
至于我,需時而觀之,勤勉而應對,方能守護這人間百姓,毋令大劫成形。”
道玄聞女媧之言,心內惶懼,嘆息一聲,長長無奈。
最終只得黯然離開了那娘娘廟,腳步輕輕如風,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