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附近的慈幼院有八家。其中被紅蓮教掌控住的就有六家。
星若是一個很聽勸的人,她能夠清晰地聽出來朝陽大長公主對她說出那番話的時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也是真心實意地為她著想。她自然從善如流,將她的話銘記于心。
慈幼院雖然明面上是一個慈善組織,致力于收留和照顧那些無依無靠的孩童,可實際上,里面掌控的人往往都是些世故圓滑、看人下菜碟、欺軟怕硬的人精。
至少從表面看來都是這個樣子,他們對待前來的人,全憑對方的身份地位和所帶的人手來決定態(tài)度。
她多帶一些人過去,慈幼院的那些人自然會更多地恭維她一些,而不是敷衍她。
而且最重要的是,慈幼院往往開設(shè)在比較偏僻、荒蕪的地方,那些地方通常遠(yuǎn)離繁華的城區(qū),人員混雜,治安狀況都不是太好。
所以星若為了自身的安全和行事的穩(wěn)妥,還是擺出千金小姐的排場,喊上眾多人手出門了。
畢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聲勢浩大一些,也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潛在的危險。
今天星若要去的這家慈幼院位于西城,是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慈幼院。
它坐落在西城一座三進(jìn)的宅子里,這個宅子原本是一家姓周的富商的居所。后來不知為何,這家陰盛陽衰,到最后家中都沒有了男丁,只剩下了眾女子。
在這個時代,一個家族沒有男丁是難以維持的,會被四周的豺狼虎豹覬覦。這家的老太君是一個頗有魄力的人。她一方面將自家豐厚的錢財給家中女子用作陪嫁,讓家中的女子都盡量高嫁,然后借助眾女婿家的權(quán)勢來保護(hù)自家。
同時,她還廣做善事,比如施粥、送衣等等。并且,她還廣收被遺棄的孩子,一開始是收養(yǎng)義子義女,后來只要是被拋棄的孩子,她都收留撫養(yǎng),將其養(yǎng)大,在周圍這一片名聲很好。
被收留的孩子中,如果資質(zhì)較好,老太君還會花錢讓他們讀書,加以培養(yǎng)。漸漸地,一個又一個的孩子長大了,只要是有些良心的或者要臉的,都會來維護(hù)這個家。
慢慢地,這家的女子都漸漸老去,但她們并沒有停止做這一善事。等到最后一個守家的女子即將去世時,她把這座三進(jìn)宅院獻(xiàn)給了官家,將其作為慈善院,希望把這個善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這座慈善院已經(jīng)存在了兩百多年,里面收留了眾多孩子,是京城附近最大的一家慈善院。也是唯一一家會教孩子們簡單識字的慈幼院。
紅蓮教的人通過種種手段,慢慢滲透進(jìn)了這家慈善院。他們通過對這些孩子從小的陪護(hù),逐漸給他們間接洗腦,只要等這些孩子到了十二歲,如果忠誠度達(dá)標(biāo),確實出色的,就會把他們吸納進(jìn)紅蓮教。有些忠誠度高、資質(zhì)很不錯的,還會將他們吸收進(jìn)黑衣衛(wèi)。
星若今天來這里,就是為了從這些孩子中挑選可用之人。
她并沒有打算暴露自己在紅蓮教中的身份,說實話她對紅蓮教中的人并不是很信任。
她打算收養(yǎng)一批還不錯的孩子,先培養(yǎng)一番,增加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度再說。
星若的馬車剛到慈幼院門口,慈幼院的善堂主事已經(jīng)得知了消息,候在了慈幼院的門口。星若一下馬車,慈幼院的善堂管事便點頭哈腰地湊了過來說:“小的見過小姐,小姐大駕光臨,真是令我院蓬蓽生輝啊。”
星若微微頷首,神色平靜地說道:“免禮,今日我前來,是來給孩子們送些衣物和吃食。”
善堂主事趕忙滿臉堆笑地應(yīng)道:“小姐您真是菩薩心腸,孩子們定會感恩戴德。”
星若不再理會他,徑直走進(jìn)院子。
踏入院門,只見眼前的院子略顯破舊,地面的石板有不少裂痕,角落里堆放著一些雜物。幾間屋子的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