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通過在網上發表新歌,做初代網紅,可是玉瑤操作起來卻發現,這好像也不是像現在她這樣的窮人能夠隨便就能做到的。
想要錄制一首新歌,首先怎么也得有把樂器吧,然后還得有一套最簡單的錄音設備,可這些置辦下來這不是她現在的經濟實力能夠承擔的。
玉瑤這是第三次做任務,還真是第一次為金錢的事發愁,人家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她現在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后來,玉瑤在電視上一家娛樂頻道上看到了一檔選秀節目,現在正如火如荼舉行的一個全民歌手大賽。
在看到大賽規則中提到,進入前20有工資,進入前十有獎金后,她果斷報名參加了這個競賽。
這種競賽玉瑤知道,一般你要是沒有公司的話,很難拿到前幾名,想要才華戰勝資本,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辦到的。你不為資本所用,資本憑什么捧你?
不過玉瑤要的也不是前幾名,她不跟那些有后臺的比,她只要拿一個名次,能得到一些獎金就達到目的了。至少能夠解決她現在的困境不是。
全民歌手大賽這樣的歌唱比賽,參賽選手大家水平參差不齊。有學院派草根跟派,有民歌唱法的,有通俗唱法的,還有唱RAP的,更有是唱跳俱佳的。大家有憑實力有憑包裝的。能夠脫穎而出需要有實力的同時,還得有一些運氣在才可以。
玉瑤作為比女主還漂亮的存在,形象自然是非常加分的項目,再加上做了兩年的練習生,舞蹈功底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她用《I believe》這首經典的韓國歌曲,作為了她的首唱曲目,雖然她沒有華麗的包裝,但還是一出現就成了這屆選秀新人當中搶眼的存在。很順利的就進入了這次大賽的前十。
玉瑤的“首唱歌曲”還被當時的大賽的評委,同時也是現今的當紅歌手,給以高價買了下來。
有公司想要簽玉瑤,電視臺也有意簽她,并且表示如果跟電視臺簽約的話,會保證有一個好的名次,不過都被玉瑤拒絕了。
參加這個歌曲大賽她的主要目的是弄到錢,剛剛從原來的公司解約出來了,她可不想再簽另一家公司,她要做的就是一個自由人。
錢得到了也有了一定的名氣,玉瑤卻沒有在韓國乘勝追擊,而是直接辦了簽證,回了華國。
在華國玉瑤買了一個不錯的吉他,租了一間錄音棚,錄制了一首《天使的翅膀》和《外灘十八號》兩首截然不同的歌。然后把兩首歌免費投放的各大音樂網站。僅僅幾天的時間點擊率就破萬,而且每天都在呈現節節攀升的趨勢。
開了一個好頭,國內幾家娛樂公司想要于她簽約的就有好幾家找上門來,玉瑤對這些不感興趣,對于幾個邀歌的倒是都答應了下來,畢竟她腦中的歌曲多的是,她也沒啥剽竊的罪惡感,首先這只是一個書中世界,她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已。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完全造不成任何影響。而且她也并沒有把這些歌曲的署名權標注是自己,而是用了佚名。
每一首歌曲玉瑤在有了足夠的金錢之后,都用相當豐厚的金錢,用做慈善的方式,以原作詞作曲人的姓名捐獻給了慈善基金會。算是她以另一種方式付了版權費。
而其他的人也都以為,玉瑤有一個隱形的創作團隊。
玉瑤來到華國后,創作的都是華語歌曲,說的也都是漢語,國內邀歌的人也都以為他是華國人,直到他們拿到滿意的歌曲,簽約的時候才發現她寫的名字是韓國名字,而他們這時候也才知道,玉瑤竟然是一名韓國人,對這一點玉瑤倒是沒有多解釋。
這一年的年底玉瑤拿到了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盛典上的最佳新人獎,還有最佳作詞作曲獎。當然大會讓她代替她的團隊領這個最佳作詞作曲獎。
玉瑤在頒獎大會上除了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