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葉曉陽查看路線,用表測試時間,計算距離。
繪制一張夜里進攻東瀛租界的行動路線圖,標出進攻路線撤退路線。
這段時間,東瀛租界門崗人數增加,他已經調查清楚。
以前,保衛東瀛租界安全的是一支東瀛鬼子的小隊,人數24人。
兩國開戰之前,東瀛租界崗亭有3個人在值班,現增加到4個人。
保衛東瀛租界安全的隊伍,也由一支小隊增加到兩支小隊。
兩支小隊的其他人居住在什么位置,葉曉陽也已經摸清楚底細。
為整個東瀛租界提供電力的線路,都花時間探查清楚。
葉曉陽心里明白,特種兵小分隊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戰斗,對己方最有利。
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才能讓己方利益最大化,讓敵人損失最慘重。
戰前功課做的細致一些,戰斗中己方戰損才會低,讓敵人的戰損拉高。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說起來太籠統,
要結合天時、地利兩個客觀因素,思考敵人可能的行動方案。
多做幾個備選方案,把可能出現的意外盡量考慮進來,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整個行動過程中只要沒有發生超過心理預期的事,戰斗過程才能從容應對。
對師兄們的執行力,葉曉陽不擔心。
上午,梅子涵帶著第一小分隊里的36名特種兵來到滬江。
他們首先到達福佳大米加工廠,葉曉陽讓他們先休息。
下午,他會開車帶他們,在路上講解自己這次行動計劃。
今晚子時正式行動。
特種兵第一小分隊這次來的36人中有兩位教練,他們要求參與這次行動。
梅子涵沒辦法,只能答應,他非常理解這些曾經的東北軍老兵。
有機會殺死東瀛鬼子,他們肯定義不容辭,哪怕付出生命代價也在所不惜。
整個行動以掐斷東瀛租界開始,接著才有一系列的行動。
這次偷襲行動分兩部分,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駐滬江的東瀛鬼子軍隊調出來。
在運動中吃掉出來的小鬼子士兵。
老天爺還是不錯的,亥時之后竟然下起小雨,滬江的大街上沒有一個行人。
整個滬江籠罩在小雨之中。
這種天氣對普通人來說,可能不太舒服,對今晚上的行動人員來說卻是好天氣。
晚餐之前,第一小分隊的特種兵分批進入公共租界70號,地下室足夠寬敞。
參與這次行動的人員,都檢查自己需要攜帶的武器裝備。
防彈衣、防彈頭盔和紅外線眼鏡。
還有5枚MK3A2手榴彈、HK1935自動步槍及5個彈夾。
兩個人攜帶火箭筒及一箱六枚炮彈。
另外四個人攜帶狙擊步槍和八顆高爆炸藥,分成兩組行動。
這兩組人可以開車出去,其他人需要立即步行到達設伏的地點。
整個行動方案,所有人都已經清楚。
參與行動的人,他們趁著雨夜離開70號別墅,前往自己的位置。
快接近子時,老天爺像發怒了似的,滬江的雨越下越大。
葉曉陽和羅秋山,他們兩個人負責解決掉東瀛租界崗亭的四位崗哨。
子時到,整個東瀛租界突然斷電。
四名崗哨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葉曉陽和羅秋山兩個人割斷脖子。
他們把四個人扶進崗亭內。
這個時候,后面的八人跟了上來,他們看到葉曉陽和羅秋山兩人已經得手。
葉曉陽手一揮,帶著其他師兄弟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