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倒也一日日被泱肆熬過來了。
婚禮前一夜,泱肆開始失眠睡不著,望著大紅的宮殿發呆,坐立難安地在寢宮里走來走去,忍不住想明天見到了莫辭一定要問問他,是不是也像她一樣緊張。
轉念一想又覺得不用問,他一定也跟她一樣,激動緊張,難以入眠。
說起來緊張對于泱肆而言是一種很難得的情緒,她一生恣意張揚,想什么做什么,只有到了這樣的時分,才會有種不知所措的慌張。
眼見天快亮,再過一會兒便會有人來伺候她梳洗打扮穿嫁衣,再不抓緊時間睡會兒,泱肆怕明日狀態不佳,于是又逼迫自己躺到床上,閉上眼睛。
閉上眼卻仍在亂七八糟地想事情,直到殿外熱鬧起來。
一大堆宮女嬤嬤站在殿外,高喊:“新婚吉日,公主起身,鳳冠霞帔,十里紅妝,蓋頭待嫁!”
接著,她們推門而入,端著沐浴香藥、點妝物品、嫁衣繡鞋,以及魏清訣送的鳳冠,和梅妃繡的紅蓋頭。
銅鏡里的女子點著紅妝,描著黛眉,穿上大紅的嫁衣,戴上精美的鳳冠,掩蓋了素日里那些冷傲的氣質,變得明艷動人,風華絕代。
落染為她落下蓋頭,牽著她踏出未央宮,坐上貼金的步輦,前往金鑾殿。
金鑾殿外,重重臺階之上,帝王端坐在此,宣告公主出閣。
泱肆坐在步輦上,微微垂眸,從狹窄的可視范圍內,望見兩邊站著許許多多,皆是來見證大北最尊貴的公主出嫁的人。
李公公雙手捧著一道金帛圣旨,奉給帝王,由其親自宣讀。
“護國公主靖安,能文善武,前年西疆一戰,平定戰亂,亦證其能。朕盡布告天下,自今無居何地,皆北朝至貴公主,得國家久庇佑,莫能傷其分。”
這是在向全天下昭告,皇家永遠庇護長公主,沒有人能傷她分毫。
這道圣旨的分量,甚至已經超過了免死金牌。
可泱肆不知竟還有這道圣旨,父皇從未向她提過。
接下來,宮中設了出閣宴,與此同時她要分別前往壽康宮和坤寧宮,拜別太后和先皇后,而后再回到宴席上,待宴席結束后,再出宮,入國師府拜堂。
壽康宮拜別時,泱肆原以為得不到太后什么好話,畢竟她老人家并不喜自己,沒想到,她接過泱肆敬的茶,抿下一口之后,緩緩道:“百年琴瑟,百年偕老,日后記得常回宮走走。”
不論她的祝語里有多少真情,至少泱肆挺感激她不會在這樣的日子里與自己為難,于是便笑道:“皇祖母若是不嫌煩,孫兒當然會常回來。”
太后擺擺手,不再多言。
皇后已逝又無新后,但泱肆仍需來到坤寧宮,跪在先皇后的牌位前,敬一盞茶,叩首拜別。
若是母后在的話,一定會很高興,給她說好多祝福的話。
離開坤寧宮,泱肆坐上步輦,前往乾清宮。
殿內歌舞升平,這是皇家為她而舉辦的隆重酒宴,賓客滿座,送上賀禮。
作為今日的新娘,泱肆蓋著蓋頭,需得獨自坐在里間,與外面隔著一道珠簾。
泱肆忍不住從蓋頭下往外看,企圖尋找另一抹紅色身影。
莫辭今日穿紅袍,一定很好看。
想著,她就很期待,又覺這時辰太過難熬,怎么才是午間,這出閣宴何時能結束,她何時能去到國師府,拜完堂掀開蓋頭看看莫辭。
三日不見,她好想他。
啊,怎么辦。
這是泱肆第無數次發出這樣的感嘆。
怎會一時半刻也不想忍受見不到他?
真是完了。
胡亂地想著,泱肆終于瞟到了一道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