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琴同樣神采飛揚,時不時掃過周懷民的眼神帶著藏不住的得意。而后者仿若沒有注意到他們夫妻,只在適當的時候表達意見。譚琳雖是首次參與商業(yè)項目的碰頭會,但自小耳濡目染之下,也聽出了他說的不過是場面話,屬于放之皆準的虛言。她由此判斷他對這個項目的熱情不大。
下方花園里的派對逐漸變得熱鬧,年輕的人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起舞,還有人斗起舞來,用肢體語言互相挑釁。那方的喧囂感染了露臺上的大人物,各人交流完意見后就陸續(xù)散去,融入下方歡樂當中。
譚耀德走前道:“會長那邊有什么消息,及早知會我。”
這話像是長輩對后輩的吩咐,雖然無頭無尾,譚琳也老實答應下來,卻見周懷民也在點頭,父親還拍了下他的手臂再離開,她才后知后覺地發(fā)現是他們倆在交流,對自己的誤解有些赧然之余,也敏感的發(fā)現父親對懷民的態(tài)度有了變化。
周樹基帶著長房的人過來,沒有指名道姓,只看著懷民道:“這事要能早點成事,對大家都有好處,你應該懂的吧?”
話里的意思似在指責周懷民的態(tài)度不夠積極。
他馬上又說:“難得有個大項目,我們兄弟終于可以一展拳腳了。嗯?”
他說到“兄弟”時看的是身旁的周立仁,周立仁立即笑笑附和。
下方燃起了篝火,引來好大一片歡笑聲,周懷民的聲音幾乎要被淹沒掉:“就是項目太大,才要認真考慮。”
周樹基還是聽到了,盯著懷民的眼睛道:“我們之間的那點小分歧該放一放了,別跟個小孩似的,要不到玩具就用搶的。”
懷民微彎嘴角,嘲弄地回望他,周樹基手指隔著空氣點點他,咧了咧嘴巴轉身離去。韓琦琴像只驕傲的孔雀,挑釁地睞過譚琳,跟周立仁一左一右伴著周樹基,踏步走向下方耀眼的燈火之中。
只是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