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已經卸任涼州刺史的徐邈就接到了劉禪的邀請。
“還真是好手段。”徐瀅看著手中的邀請文書,說道,“看來這位大漢皇帝也沒有傳聞中那么昏庸。”
“你還真以為這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主意?”徐邈將蘇辰的親筆書信放下說道。
“女兒當然知道這是誰的主意。”
“但也不是誰都能夠這么信任一個臣子的。”
徐瀅不知道“諸葛亮”和劉禪之間的具體關系,但從一些蛛絲馬跡來看,劉禪并不是一個傀儡。
只要對方愿意,隨時可以給諸葛亮使一些小絆子。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方并沒有這樣做。
“你這角度倒是新奇。”
徐邈說著就開始在桌案上寫起了書信,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寫好了。
檢查了一下確定沒有任何錯別字之類的東西后便將其遞給一旁的女兒:“把這封書信送出去。”
“你哥哥也該回來了。”
徐邈之所以寫文章抨擊諸葛亮,主要是為了自己那個在洛陽做人質的兒子,他要用這件事堵住洛陽那些人的嘴,讓他們把自己兒子放了。
“女兒知道了。”
徐瀅點了點頭,伸手去拿書信卻是看到了桌上蘇辰親筆書信的內容,奇怪道:“他這是什么意思?”
劉禪的使節除了送來邀請文書外,還額外帶來了一箱金銀財物,但“諸葛亮”的這封書信里面卻提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那就是徐邈不能夠使用這些金銀財物,只能夠給家眷用。
“他這是諷刺我呢。”
徐邈這些年在涼州任上可是沒有貪墨一絲一毫,甚至很多時候都會把自己的俸祿捐出去救濟百姓。
以至于家中妻小過得十分困苦。
蘇辰明顯是在點這件事。
徐邈說著想到了什么,趕忙又寫了一份文書,準確的說是謝恩的奏折:“你讓人連同這份奏折一起送出去,就說我答應任職涼州刺史。”
“這不合適吧?”
徐瀅有些遲疑,這所謂的邀請,十有八九是劉禪和諸葛亮那邊為了消除輿論影響才做出的權宜之計。
這個時候要是接受邀請就顯得有些不識好歹了。
也會讓大家難堪。
“合適。”
“我倒要看看這位大漢丞相的肚量到底有多大。”
徐邈是不打算再擔任刺史一職的,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像他這樣的前朝降將,肯定不會受到待見。
與其將來被灰溜溜趕出朝堂,還不如現在就主動退下,也免得禍及家人。
然而諸葛亮的這封書信卻是讓他起了心思。
他倒要看看對方會如何處理。
也順便試探一下這位大漢丞相是否真的就是某些人所說的冒牌貨。
如果是真的倒還好,如果真的是個冒牌貨,那就有些可怕了。
“這封書信能不能讓女兒親自去送?”
“?”
看著父親疑惑的眼神,徐瀅開口道:“女兒想親眼看看這位大漢丞相,看看對方和傳聞中有多少相同,多少不同。”
要說當今天下誰的話題度最高,那絕對是諸葛亮。
對方方不僅帶領大漢取得了一系列勝利,還成功返老還童了。
尤其是第二點,不知道多少人感興趣。
她自然也是不例外!
三國:我成了蜀漢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