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雙方都不再留力。城墻上一邊施放大炮阻擋官軍援兵的前進,另一邊利用人數優勢,開始不顧生死的向前平推。
官軍最終雙拳難敵四手,周遇吉受重傷,手下護著周遇吉,一起被擠下城墻。孫應元無奈,只能帶著殘兵向后退卻。
這次夜襲差一點成功,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對于官軍來說確實可惜。
雙方損失并不大,官軍受傷的都司周遇吉身體強壯,后面也痊愈,叛軍方面也無高級將領陣亡,但是對于叛軍的士氣打擊卻是不小。
尤其是孔有德此時已經沒有以前的意氣風發,作為宿將,他知道這次西門守住的偶然性非常大,但是運氣不可能一直這么好。更為關鍵的是線國安和周志元接連三天報告,遭受到東江總兵黃龍的攻擊,船只損失很大。
孔有德沒有想到自己殲滅了龔正祥和毛應龍所部,東江的水師基本上玩完了,哪里還來的海船進行攻擊,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周志元經過偵查后發現,原來是利用了南直隸崇明沈家的海船,沈家勢力強大,海船眾多,叛軍的水師并不完全占據優勢。更何況明軍還沒有讓實力更加強大的鄭家水師出馬,如果鄭軍北航,戰力不難想象,這讓孔有德倍感壓力。
孔有德先是安排自己的親信將領孫龍駐扎廟島,名為支援線、周,實際為安排后路。既然海路不占優勢,那就放棄原來的海島安居的計劃,逃往遼南。這就躲不開和后金合作。
孔有德考慮了好幾天,看了看身邊熟睡的兒子孔庭訓,終于做出了決定。
開始主動跟后金派過來的王子登溝通,要求代為轉信,但是孔有德的想法還是后金幫忙他割據東江,聽封不聽調。
孔有德在信中吹噓道:
“山東兵馬都元帥德致敬大金國天聰汗:……前奉部調西援,錢糧缺乏,兼沿途閉門罷市,日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氣吞聲,行至吳橋,又因惡宦把持,以致眾兵奮激起義。有德無奈不得不勉為聚義……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余,大跑、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并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乎?”。
后金國盛京城
盛京城是皇太極改的名字,原名叫沈陽,在皇太極的建設下,盛京成為了當時整個遼東最大的城市。
盛京城整體的格局四四方方,正中心當然是皇宮,是皇太極居住的地方。皇宮的西側分布著莊親王府、鄭親王府、肅親王府和饒余郡王府等,皇宮的東路(東側墻外)則是皇太極辦公的地方,名喚大政殿。再往東就是禮親王府和潁親王府等,往北則是睿親王府和英親王府。
繼續閱讀
大政殿坐北朝南,殿前八字形東西排列著十座方亭,即“十王亭”。
東側五亭由北往南依次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
西側五亭由北往南依次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
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們辦公的地方。
皇太極的爹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他的身邊精銳親兵其實是穿著黑色的,如果他晚點死的話,估計就會有正黑旗或者鑲黑旗出現了。所以當時建了十王亭,而不是八王亭。
皇太極位居大政殿中,左右翼王亭被他安排給內院和秘書院等機構辦公使用。
王子登剛從登州返回,馬不停蹄就來上報,皇太極命令即刻覲見。
王子登從十王亭的中間步道匆匆疾步而入,不敢有絲毫的左顧右盼。來到大殿門口,被侍衛搜身,仔細檢查了書信以后,由侍衛攜帶書信,王子登跟在后面進入。
皇太極知道是事關機密,因此選擇了在崇政殿接見王子登,殿內僅僅只有內院筆貼士(大學士)剛林和秘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