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軍歌
此刻天已大亮。
由于附近百姓都被流寇擄掠殆盡,雖然時值元宵佳節,但是沒有一絲節日的氣氛,附近根本聽不見有鞭炮響聲。
“萬惡的流賊。”
張鹿安罵著,帶著疑問來到了中軍營部,大家的臉色都不好看。
前鋒哨哨官張鹿聲身負重傷,目前江大山大夫還在緊急的醫治當中,尚未脫離危險。
前鋒哨的士兵損傷很大,總旗官張全右臂負傷,短時間內無法揮刀作戰。
全哨統計了一下,陣亡三十人,受傷十七人,目前能作戰的士兵統計一下只有六十八人,張可道命令總旗官孟大河暫領前鋒哨。
后衛哨陣亡二十二人,受傷三十七人,目前能戰者只有五十六人,戰斗力銳減;
中軍哨還好傷亡不大,僅有十來人受傷,且傷勢輕微,但是有十人下落不明,不知道是跌落到哪里還是自己跑了。
這也是成營后第一次出現人員失蹤的情況。集合的號聲已經吹了好幾遍,按道理說如果人沒事,聽到號聲,也早該回來了。
派去偵查茅仙洞方向敵情的左忠禹還沒有返回,不知道昨夜后山偷襲之敵的情況如何;
派去聯絡水營的孟大江和孟大湖兄弟倆還沒有消息,暫時也不清楚水營傷亡情況;
陳利寶跟著牟氏兄弟再次潛入淮河北岸的下蔡集(今鳳臺縣),探查淮河北岸情況。
各路消息沒有傳來之前,不敢輕舉妄動,一切沒有頭緒,只能搶救傷員、打掃戰場,戰兵抓緊休息,派人緊盯著壽州城方向。
突然李大勇派人來報,原本關押狀態的劉有才趁著守衛不注意、梅山營全力出擊之機,打傷守衛趁機逃走了,李大勇帶人追趕,但是沒有追到。
果然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戰場形勢瞬息萬變。
來不及埋怨,也不好追究責任,全營都在沉悶的舔舐傷口中,士氣變得非常消沉,大家初始的參軍想法是解救自己的鄉親們,如今當兵之后才發現,一切是那么的遙不可及。
戰場上到處充滿著血雨腥風,頭天在一起嬉笑打罵的同伴,第二天就可能陰陽兩隔,一切并不是想象的那般美好。
一部分人為戰死的同伴而傷心,一部分人為了受傷的兄弟而擔心;一分人開始談論起那逃走的十人是怎么回事,一部分人開始了自我懷疑……
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思想,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不同的社群。
如何讓大家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令張可道十分頭疼。
由于戰兵的減少,張可道已經下令撤離白鶴嶺、老母豬嶺,全營轉移到鳳凰嶺和車路嶺進行休整,軍帳建好后,張可道就坐在軍帳中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去做的問題。
突然帳篷外傳來了一陣輕微的歌聲,接著是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張可道駐足傾聽,才聽明白,那是戚少保所作的《凱歌》。
原來張鹿安看著大家都沒有精神,士氣低沉,這接下來還怎么打仗,盡管他不清楚這個時代真正的《凱歌》是什么樣的曲調,他還是按照后世看過的關于戚繼光的電視劇里的調調,開始教四個人唱了起來,他們分別是:張撿、潘鐵柱、潘鐵錘和容令彬。
雖然五個人全部五音不全,唱的參差不齊,但是不存在任何不好意思,大家都是發自肺腑一般的吼起來: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